以下是关于教育相关的 AI 的一些信息:
但更令人兴奋的是,使用人工智能来帮助教育的可能性,包括帮助我们学习。[我写过关于人工智能如何用于教学](https://www.oneusefulthing.org/p/assigning-ai-seven-ways-of-using),并[帮助教师的生活更轻松,课程更有效](https://oneusefulthing.substack.com/p/using-ai-to-make-teaching-easier),但它也可以用于自学学习。你可以要求人工智能解释概念并获得非常好的结果。这个[提示是一个很好的自动导师](https://twitter.com/emollick/status/1669434927761313807?s=20),可以[在这里](https://chat.openai.com/share/ec1018ec-1d86-4160-b587-354253c7d5cb)找到一个[直接链接来激活ChatGPT中的导师](https://chat.openai.com/share/ec1018ec-1d86-4160-b587-354253c7d5cb)。因为我们知道人工智能可能会产生幻觉,所以明智的做法是(小心!)根据其他来源仔细检查任何关键数据。
除了学习特定的科目,学生们还在他们的作业中利用AI助手。像Grammarly、[Orchard](https://orchard.ink/)和[Lex](https://lex.page/~)这样的工具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题,并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处理其他形式内容的产品也在全国各地的中学和大学中越来越受欢迎——例如,[Tome](https://beta.tome.app/)和[Beautiful.ai](https://www.beautiful.ai/)协助创建演示文稿。了解更多关于[AI时代学习的未来](https://a16z.com/2023/02/08/the-future-of-learning-education-knowledge-in-the-age-of-ai/)。
昨天跟一位“AI+教育”行业的前辈,聊了下“学习AI”相关的问题,下面是一些小的结论:1、学习是反人性的,所以通常只有功利导向的“学习”,才会带来强烈的付费意愿。比如,在真实的K12买课场景中,很多家长根本不在乎孩子「能力」是否提升,他们更在乎老师能不能押对考试的题目,直接让孩子多拿「分数」。2、“突破性新技术+垂直行业知识”的组合,一般能为学习者带来更高的投入产出比。拿程序员举例,如果单纯看996的新闻,还以为中国程序员早已供大于求了。但在很多很大的行业里,懂该行业知识的程序员缺口大的不得了,很多时候只能找高潜应届生从头开始培养。典型的有,银行嗷嗷缺金融科技人才,车企嗷嗷缺智能网联人才,智能制造行业嗷嗷缺数字化转型技术人才。3、放在AI领域,则意味着「让AI工程师懂行业,让行业专家懂AI」,这个学习的投入产出比可以做到很高。但前提是,一定要找到AI在该行业的高价值应用场景。找到之后,AI工程师会发现,如果说自己的技术在那个领域创造的价值是西瓜,那么在手头的这个领域创造的价值可能就只是芝麻,孰轻孰重,他会知道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