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e to WaytoAGI Wiki →
Home/Question List/Question Detail

在调用大模型的过程中,将token设置最大值,大模型回答还是会出现中断的情况,应该怎么避免和解决

Answer

在调用大模型的过程中,将 token 设置最大值但回答仍出现中断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避免和解决:

  1. 调整相关参数:
    • Max_output_tokens: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合适的值。若需要更短响应,设为较低值;若希望更长回答,设为较高值。但注意设置过低可能导致回答在奇怪位置截断。
    • Temperature:值越小,模型返回结果越确定;值调高,可能更随机和具创造性。对于质量保障等任务设低,诗歌生成等创造性任务可适当调高。
    • Top_p:用于控制模型返回结果的真实性,需要准确和事实答案时调低,想要更多样化答案时调高。一般改变 Temperature 和 Top_p 其中一个参数即可。
    • Max Length:调整以控制大模型生成的 token 数,有助于防止生成冗长或不相关响应并控制成本。
    • Stop Sequences:指定字符串,模型生成文本遇到时停止,可控制响应长度和结构。
    • Frequency Penalty:对下一个生成的 token 进行惩罚,与 token 在响应和提示中出现次数成比例,减少单词重复。
  2. 利用插入文本的最佳实践:
    • 使用 max_tokens > 256,模型插入较长完成时效果更好,且只按实际生成 token 数收费。
    • 优先选择 finish_reason == "stop",表明模型成功连接后缀且完成质量良好。
    • 重新采样 3 - 5 次,温度较高以增加多样性。若所有返回示例的 finish_reason 都是“length”,可能 max_tokens 太小,需考虑增加再重试。
    • 尝试给出更多线索,通过提供示例帮助模型确定自然停顿处。
Content generated by AI large model, please carefully verify (powered by aily)

References

谷歌Gemini多模态提示词培训课——Part2

Gemini还有其他参数可以用来控制输出。让我们来看看其中两个,首先是max_output_tokens。在生成配置中,我们可以设置max_output_tokens。这个参数决定了响应中可以生成的最大Token数。在Gemini中,一个Token大约相当于4个字符,而100个Token大约对应62-80个单词。如果你想得到更短的响应,可以将max_output_tokens设置为较低的值,比如1。相反,如果你希望得到更长的回答,可以把它设置为较高的值,比如2000。让我们把max_output_tokens设置为10,看看它如何影响输出。调用API后,我们得到了一个非常简短的响应:"一个男人坐在电脑前。"你会发现它并没有完整输出一句话,但这正是我们预期的结果。根据你的具体需求,你可能会想控制输出的长度。如果你需要非常简洁的回答,可以降低这个值。但要注意,设置得太低可能会导致回答在奇怪的地方被截断,比如句子中间。另一个我们可以设置的参数叫做stop_sequences。它允许我们指定一个字符串列表,告诉模型在生成文本时,如果遇到这些字符串就停止。如果一个指定的字符串在响应中出现多次,模型会在第一次遇到它时就停止。但要注意,这些字符串是区分大小写的。stop_sequences的一个常见用途是在构建面向特定群体(比如儿童)的聊天机器人时,过滤掉某些不适合的词。让我们来试试这个参数。我们知道图片中有一个熊猫,所以我们把"熊猫"设为stop_sequence。这意味着模型在生成描述时,一旦提到"熊猫"就会停止。现在,我们用这个新的stop_sequence参数来调用API,看看它会如何影响模型的输出。这样我们就能观察到stop_sequences是如何控制模型输出的内容和长度的。

大语言模型设置

使用提示词时,您会通过API或直接与大语言模型进行交互。你可以通过配置一些参数以获得不同的提示结果。调整这些设置对于提高响应的可靠性非常重要,你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实验才能找出适合您的用例的正确设置。以下是使用不同LLM提供程序时会遇到的常见设置:Temperature:简单来说,temperature的参数值越小,模型就会返回越确定的一个结果。如果调高该参数值,大语言模型可能会返回更随机的结果,也就是说这可能会带来更多样化或更具创造性的产出。我们目前也在增加其他可能token的权重。在实际应用方面,对于质量保障(QA)等任务,我们可以设置更低的temperature值,以促使模型基于事实返回更真实和简洁的结果。对于诗歌生成或其他创造性任务,你可以适当调高temperature参数值。Top_p:同样,使用top_p(与temperature一起称为核采样的技术),可以用来控制模型返回结果的真实性。如果你需要准确和事实的答案,就把参数值调低。如果你想要更多样化的答案,就把参数值调高一些。一般建议是改变Temperature和Top P其中一个参数就行,不用两个都调整。Max Length:您可以通过调整max length来控制大模型生成的token数。指定Max Length有助于防止大模型生成冗长或不相关的响应并控制成本。Stop Sequences:stop sequence是一个字符串,可以阻止模型生成token,指定stop sequences是控制大模型响应长度和结构的另一种方法。例如,您可以通过添加“11”作为stop sequence来告诉模型生成不超过10个项的列表。Frequency Penalty:frequency penalty是对下一个生成的token进行惩罚,这个惩罚和token在响应和提示中出现的次数成比例,frequency penalty越高,某个词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这个设置通过给重复数量多的Token设置更高的惩罚来减少响应中单词的重复。

文本补全(Text completion)

插入文本是测试版中的新功能,您可能需要修改使用API的方式以获得更好的结果。以下是一些最佳实践:使用max_tokens > 256。模型在插入较长完成时效果更好。如果max_tokens太小,则模型可能会在连接后缀之前被截断。请注意,即使使用更大的max_tokens,在生成token数量方面也只会收取实际生成token数对应的费用。优先选择finish_reason =="stop"。当模型到达自然停止点或用户提供的停止序列时,它将设置finish_reason为“stop”。这表明该模型已成功连接到后缀,并且是完成质量良好的一个很好信号。这对于在n>1或重新采样(见下一点)时选择几个完成之间进行选择尤其相关。重新采样3-5次。虽然几乎所有完成都与前缀相连,但在较难情况下,模型可能难以连接后缀。我们发现重新采样3或5次(或者使用k=3,5的best_of),并挑选具有“stop”作为其finish_reason的样本可以成为解决此类问题有效方法之一。在重新采样时,通常希望温度较高以增加多样性。注意:如果所有返回的示例都具有finish_reason == “length”,则很可能max_tokens太小了,在自然地连接提示和后缀之前模型就耗尽了token数,请考虑增加max_tokens再进行重试。尝试给出更多线索.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帮助模型生成内容,您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示例来给出线索,让该模型能够遵循这些示例来确定自然停顿处。

Others are asking
大模型的系统提示词
大模型的系统提示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在“五津:一键生成‘摸鱼打工猫’视频”中,针对用户选择的主题和回答,总结用户的创作意图,如“打工猫摸鱼的 2 小时,在巴厘岛能看一场日落”,并根据此生成 4 组体现幽默风趣、以宫崎骏风格描绘主角为摸秋刀鱼橘猫的绘图提示词,以数组形式输出到“tishici”,将用户意图输出到“biaoti”。 2. 在“云中江树:智能对决:提示词攻防中的 AI 安全博弈”中,系统提示词的相关防御措施分为输入侧、模型侧和输出侧三个部分。输入侧可进行意图识别、语义匹配等综合判断用户输入是否恶意;模型侧对于有能力的厂商应增强安全性并平衡性能,开发者则要在开发中带着安全意识优化系统提示词,加入安全引导和禁止内容等;输出侧可使用传统防御和内容过滤手段,并针对大模型特点进行私有数据泄露等检查。此外,还提到间接注入和提示词泄露的情况,间接注入常发生在应用获取依赖外部数据资源时,攻击者通过隐藏恶意指令完成攻击;提示词泄露指试图操纵模型输出获取部分或全部系统提示词,大模型输出内容可分为系统提示词、用户提示和助手提示词三段,通过攻击手段可获取系统提示词。
2025-04-18
通义千问Qwen2.5-VL、阶跃星辰step-1.5v-mini、Gemini-2.0-Flash,这3个视觉理解大模型哪个最厉害?
以下是对通义千问 Qwen2.5VL 模型的介绍: 版本:有 3B、7B 和 72B 三个尺寸版本。 主要优势: 视觉理解能力:在 13 项权威评测中夺得视觉理解冠军,全面超越 GPT4o 与 Claude3.5。 视频理解能力:支持超 1 小时的视频理解,无需微调即可变身为 AI 视觉智能体,实现多步骤复杂操作。 万物识别:擅长识别常见物体及分析图像中的文本、图表、图标、图形和布局。 精准的视觉定位:采用矩形框和点的多样化方式对通用物体定位,支持层级化定位和规范的 JSON 格式输出。 全面的文字识别和理解:提升 OCR 识别能力,增强多场景、多语言和多方向的文本识别和文本定位能力。 Qwen 特色文档解析:设计了更全面的文档解析格式,称为 QwenVL HTML 格式,能够精准还原文档中的版面布局。 增强的视频理解:引入动态帧率(FPS)训练和绝对时间编码技术,支持小时级别的超长视频理解,具备秒级的事件定位能力。 开源平台: Huggingface:https://huggingface.co/collections/Qwen/qwen25vl6795ffac22b334a837c0f9a5 Modelscope:https://modelscope.cn/collections/Qwen25VL58fbb5d31f1d47 Qwen Chat:https://chat.qwenlm.ai 然而,对于阶跃星辰 step1.5vmini 和 Gemini2.0Flash 模型,目前提供的信息中未包含其与通义千问 Qwen2.5VL 模型的直接对比内容,因此无法确切判断哪个模型在视觉理解方面最厉害。但从通义千问 Qwen2.5VL 模型的上述特点来看,其在视觉理解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和优势。
2025-04-15
目前全世界最厉害的对视频视觉理解能力大模型是哪个
目前在视频视觉理解能力方面表现出色的大模型有: 1. 昆仑万维的 SkyReelsV1:它不仅支持文生视频、图生视频,还是开源视频生成模型中参数最大的支持图生视频的模型。在同等分辨率下各项指标实现开源 SOTA。其具有影视化表情识别体系、人物空间位置感知、行为意图理解、表演场景理解等优势。 2. 通义千问的 Qwen2.5VL:在 13 项权威评测中夺得视觉理解冠军,全面超越 GPT4o 与 Claude3.5。支持超 1 小时的视频理解,无需微调即可变身为 AI 视觉智能体,实现多步骤复杂操作。擅长万物识别,能分析图像中的文本、图表、图标、图形和布局等。
2025-04-15
目前全世界最厉害的视频视觉理解大模型是哪个
目前全世界较为厉害的视频视觉理解大模型有以下几个: 1. 昆仑万维的 SkyReelsV1:不仅支持文生视频、图生视频,是开源视频生成模型中参数最大且支持图生视频的模型。在同等分辨率下各项指标实现开源 SOTA。其优势包括影视化表情识别体系、人物空间位置感知、行为意图理解、表演场景理解等。 2. 腾讯的混元:语义理解能力出色,能精准还原复杂的场景和动作,如特定品种的猫在复杂场景中的运动轨迹、从奔跑到跳跃的动作转换、琴音化作七彩音符等。 3. Pixverse V3.5:全球最快的 AI 视频生成模型,Turbo 模式下可在 10 秒内生成视频,最快仅需 5 6 秒。支持运动控制更加稳定、细节表现力强、首尾帧生成功能,具备顶尖动漫生成能力。
2025-04-15
目前全世界最厉害的视觉理解大模型是哪个
目前在视觉理解大模型方面,较为突出的有 DeepSeek 的 JanusPro 模型,它将图像理解和生成统一在一个模型中;还有通义千问的视觉理解模型,其价格有较大降幅。此外,Pixverse V3.5 是全球最快的 AI 视频生成模型,在某些方面也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但很难确切地指出全世界最厉害的视觉理解大模型,因为这取决于不同的评估标准和应用场景。
2025-04-15
大模型对话产品的优劣
大模型对话产品具有以下优点: 1. 具有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 2. 能够提供类似恋爱般令人上头的体验,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取悦能力”。 3. 可以通过陪聊建立人和 AI 之间的感情连接,产品粘性不完全依赖技术优越性。 4. 能够为用户提供产品咨询服务,适用于有企业官网、钉钉、微信等渠道的客户。 5. 具有多种应用场景,如私有领域知识问答、个性化聊天机器人、智能助手等。 大模型对话产品也存在一些缺点: 1. 存在记忆混乱的问题。 2. AI 无法主动推动剧情,全靠用户脑补,导致用户上头期短,疲劳度高,长期留存低。 3. 无法回答私有领域问题(如公司制度、人员信息等)。 4. 无法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如实时天气、比赛结果等)。 5. 无法准确回答专业问题(如复杂数学计算、图像生成等)。
2025-04-14
在ai context中,token和word的区别是?
在 AI 领域中,Token 和 Word 有以下区别: 定义和范围:Token 通常是大语言模型处理文本数据时的一个单元,在不同语境下,可能代表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标点、词根、前缀等,更加灵活。而 Word 一般指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独立单位,如单词。 语言处理:在英文中,一个 Word 通常是一个词或标点符号。在一些汉语处理系统中,一个 Word 可能是一个字或一个词。而 Token 在不同的语言模型和处理系统中,对应的范围和形式有所不同。 作用和意义:Token 不仅是文本数据的单位,还可能携带丰富的语义、句法等信息,在模型中有着对应的向量表示。Word 主要用于传达相对明确和完整的意义。 计算和收费:大模型的收费计算方法以及对输入输出长度的限制,通常是以 Token 为单位计量的。 例如,在处理“ I’m happy ”这句话时,“I”、“’m”、“happy”可能被视为 Token,而“I’m happy”整体可看作一个 Word 。
2025-04-08
在AI生成中,1token大约是多少字符?
在 AI 生成中,对于英文文本,1 个 Token 大约相当于 4 个字符或 0.75 个单词。以中文为例,由于不同厂商的大模型采用了不同的文本切分方法,通常情况下 1 Token 约等于 1 2 个汉字。在 ChatGPT 4 中,“Learning AI Meticulously,Sharing Knowledge Joyfully”这句话被视为 10 个 Token,标点符号单独计算,“Joyfully”被拆分成“Joy”和“fully”。您可以查看 OpenAI 的分词器工具来了解更多关于文本如何转换为 Token 的信息。
2025-03-18
token是什么
在大语言模型领域,Token 通常用来表示文本数据中的一个单元。在不同语境下,一个 token 可能代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在英文中,一个 token 通常是一个词或标点符号;在一些汉语处理系统中,一个 token 可能是一个字或一个词。Token 是处理和理解文本数据的基本单元。 在深度学习的语言模型中,如 Transformer,输入的文本首先被切分成一系列的 tokens。这些 tokens 被转换成向量,然后被输入到神经网络中进行处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token 可以被理解为语言模型接收和处理的最小的信息单元。在训练过程中,每个 token 会关联一个预测,这个预测可以是下一个 token 的预测,也可以是该 token 的属性预测,如词性、情感等。 训练 token 的数量会影响模型的性能和准确性。更多的训练 token 通常意味着更多的训练数据,这可能会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然而,处理更多的 token 也会增加计算的复杂性和计算资源的需求。 很多同学把 token 理解为中文语义里的“字节”,这种理解有一定相似度,因为“字节”是计算机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基本单元,而“token”是语言模型处理文本信息的基本单元。但这种理解不够准确,“Token”在语言模型中的作用比“字节”在计算机中的作用更加复杂和多元。在大语言模型中,“token”不仅代表文本数据中的一个单位,而且每个“token”都可能携带了丰富的语义信息。比如,在处理一句话时,“token”可能表示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短语,同时,每个“token”在模型中都有一个对应的向量表示,这个向量包含了该“token”的语义信息、句法信息等。 Unicode 是一种在计算机上使用的字符编码,为每种语言中的每个字符设定了统一并且唯一的二进制编码,以满足跨语言、跨平台进行文本转换、处理的要求。GPT 实际是将我们输入的文字转换成 token,然后通过 GPT 模型预测 token,再将 token 转换成文字,最后再输出给我们。GPT 的输入和输出都是一个个的 token,GPT 适用于几乎所有流行的自然语言,其 token 需要兼容几乎人类的所有自然语言,通过 unicode 编码来实现这个目的。
2025-03-13
飞书多维表格中使用deepseek有100万tokens总量的限制?
飞书多维表格中使用 DeepSeek 有一定的 token 总量限制。DeepSeekR1、V3 模型分别提供了 50 万免费额度和 API 半价活动(算下来 5 元有 100 万)。即日起至北京时间 20250218 23:59:59,所有用户均可在方舟享受 DeepSeek 模型服务的价格优惠。 不同模型的 token 限制有所不同,例如 Claude2100 k 模型的上下文上限是 100k Tokens,即 100000 个 token;ChatGPT16 k 模型的上下文上限是 16k Tokens,即 16000 个 token;ChatGPT432 k 模型的上下文上限是 32k Tokens,即 32000 个 token。 Token 限制同时对一次性输入和一次对话的总体上下文长度生效,不是达到上限就停止对话,而是会遗忘最前面的对话。 如果想直观查看 GPT 如何切分 token,可以打开,在其中可以看到实时生成的 tokens 消耗和对应字符数量。需要注意的是,英文的 Token 占用相对于中文较少,这也是很多中文长 Prompt 会被建议翻译成英文设定然后要求中文输出的原因。
2025-03-07
长token处理
以下是关于长 token 处理的相关信息: 通义千问方面: 开源的 Qwen2.51M 大模型推出 7B、14B 两个尺寸,在处理长文本任务中稳定超越 GPT4omini,同时开源推理框架,在处理百万级别长文本输入时可实现近 7 倍的提速,首次将开源 Qwen 模型的上下文扩展到 1M 长度。 在上下文长度为 100 万 Tokens 的大海捞针任务中,Qwen2.51M 能够准确地从 1M 长度的文档中检索出隐藏信息,仅有 7B 模型出现少量错误。 对于更复杂的长上下文理解任务,通义官方选择了等测试集。 Qwen2.51M 系列模型在大多数长上下文任务中显著优于之前的 128K 版本,特别是在处理超过 64K 长度的任务时表现出色。Qwen2.514BInstruct1M 模型不仅击败了 Qwen2.5Turbo,还在多个数据集上稳定超越 GPT4omini,可作为现有长上下文模型的优秀开源替代。 OpenAI API 方面: 模型通过将文本分解为标记(Token)来理解和处理文本,Token 可以是单词,也可以是字符块。 对于英文文本,1 个 Token 大约相当于 4 个字符或 0.75 个单词。 给定的 API 请求中处理的 Token 数量取决于输入和输出长度,文本提示词和生成的补全合起来不能超过模型的最大上下文长度(对于大多数模型,这是 2048 个 Token,或大约 1500 个单词),可查看分词器工具了解更多信息。
2025-03-07
token与参数的关系
Token 与参数存在密切关系。在大模型中,用于表达 token 之间关系的参数众多,主要指模型中的权重(weight)与偏置(bias)。例如,GPT3 拥有 1750 亿参数,而词汇表 token 数相对较少,只有 5 万左右。 目前使用的大模型存在 token 限制,如 Claude2100k 模型的上下文上限是 100k Tokens(100000 个 token),ChatGPT16k 模型的上下文上限是 16k Tokens(16000 个 token),ChatGPT432k 模型的上下文上限是 32k Tokens(32000 个 token)。这种 token 限制同时对一次性输入和一次对话的总体上下文长度生效,当达到上限时不是停止对话,而是遗忘最前面的对话。 在分词过程中,不同的字符串会被编码为不同的 token,例如字符串“Tokenization”编码到 token30642 及其后的 token1634,token“is”(包括前面的空格)是 318 等。数字的分解可能不一致,如 127 是由 3 个字符组成的 token,677 是 2 个 token 等。 为了让计算机理解 Token 之间的联系,需要把 Token 表示成稠密矩阵向量,这个过程称为 embedding,常见算法包括基于统计的 Word2Vec、GloVe 等,基于深度网络的 CNN、RNN/LSTM 等,基于神经网络的 BERT、Doc2Vec 等。以 Transform 为代表的大模型采用自注意力机制来学习不同 token 之间的依赖关系,生成高质量 embedding。
2025-03-06
coze搭建工作流调用deepseek如何把模型的输出存入到多维表中
以下是将模型的输出存入到多维表中的步骤: 1. 逐步搭建 AI 智能体: 搭建整理入库工作流。 设置大模型节点提取稍后读元数据,使用 MiniMax 6.5s 245k,设置最大回复长度至 50000,以确保能完整解析长内容网页。 进行日期转时间戳,后续的飞书多维表格插件节点在入库日期字段时只支持 13 位时间戳,需要使用「日期转时间戳time_stamp_13」插件进行格式转化。 把稍后读元数据转换为飞书多维表格插件可用的格式,飞书多维表格插件目前(2024 年 08 月)只支持带有转义符的 string,以 Array<Object>格式输入,所以必须将之前得到的元数据数组进行格式转换。 添加「飞书多维表格add_records」插件,只需要设置{{app_token}}与{{records}}参数,将元数据写入飞书表格。 2. 搭建 Coze 工作流: 打开 Coze 的主页,登录后,在【工作空间】创建一个智能体。 在编排页面,给智能体编辑好人设,可先写一个简单的,然后点右上角自动优化,系统会自动补全更精细的描述。点击工作流的+,创建一个工作流。 大模型节点把 input 给到 DeepSeek,让 DeepSeek 按照提前规定的输出框架生成对应文案。 生图节点将输出给到图像生成组件画图。 结束输出时,两个输出给到最终的 end 作为最终的输出。注意在编写系统提示词时,如果需要 input 可被 DeepSeek 调用,需要用{{input}}作为参数引入,不然大模型不知道自己需要生成和这个 input 相关的结果。编排完,点击【试运行】,调试至满意后点击发布。
2025-04-14
单独调用知识库
以下是关于知识库的相关内容: 创建并使用知识库: 在 Bot 内使用知识库: 1. 登录。 2. 在左侧导航栏的工作区区域,选择进入指定团队。 3. 在 Bots 页面,选择指定 Bot 并进入 Bot 详情页。 4. 在 Bot 编排页面的知识库区域,单击加号图标,添加指定的知识库。 5. (可选)添加知识库后,可以在自动调用下拉界面内,调整知识库的配置项,包括最大召回数量(Bot 在调用知识库匹配用户输入内容时,返回的数据片段数量,数值越大返回的内容越多)、最小匹配度(Bot 在调用知识库匹配用户输入内容时,会将达到匹配度要求的数据片段进行召回。如果数据片段未达到最小匹配度,则不会被召回)、调用方式(自动调用:每轮对话将自动从所有关联的知识库中匹配数据并召回;按需调用:需要在人设与回复逻辑中提示 Bot 调用 RecallKnowledge 方法,以约束 Bot 在指定时机从知识库内匹配数据)。 6. (可选)在预览与调试区域调试 Bot 能力时,扩展运行完毕的内容可以查看知识库命中并召回的分片内容。 在工作流内使用 Knowledge 节点: 1. 登录。 2. 在左侧导航栏的工作区区域,选择进入指定团队。 3. 在页面顶部进入工作流页面,并打开指定的工作流。 4. 在左侧基础节点列表内,选择添加 Knowledge 节点。 Coze 打造 AI 私人提效助理实战知识库: 在上述步骤中创建好知识库后,就可以在智能体中配置知识库了。在 coze 主页,个人空间 > 项目开发中,打开一个需要添加知识库的智能体,可以选择配置“文本”、“表格”、“照片”三种知识库。下面以配置文本知识库作为例子。点击加号,选择在 1.3 中已经提前创建好的知识库,点击添加。下一步就是配置提示词,让智能体自动使用知识库回答问题。在进行大概地描述以后,点击右上角“优化”,可以自动优化提示词,获得更好的结果。最后,在网页最右方的“预览与调试”中,测试智能体是否正常调用知识库。 集合 Deepseek 提示词方法论: DeepSeek R1 提示词系统完全指南: 三、进阶控制技巧: 1. 思维链引导:分步标记法(请逐步思考:1. 问题分析→2. 方案设计→3. 风险评估)、苏格拉底式追问(在得出最终结论前,请先列举三个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 2. 知识库调用:领域限定指令(基于 2023 版中国药典,说明头孢类药物的配伍禁忌)、文献引用模式(以 Nature 2022 年发表的论文为参考,解释 CRISPR Cas9 最新突破)。 3. 多模态输出。 四、高级调试策略: 1. 模糊指令优化: 问题类型:宽泛需求,修正方案:添加维度约束,示例对比:原句:"写小说"→修正:"创作以 AI 觉醒为背景的悬疑短篇,采用多视角叙事结构"。 问题类型:主观表述,修正方案:量化标准,示例对比:原句:"写得专业些"→修正:"符合 IEEE 论文格式,包含 5 项以上行业数据引用"。 2. 迭代优化法: 1. 首轮生成:获取基础内容。 2. 特征强化:请加强第三段的技术细节描述。 3. 风格调整:改用学术会议报告语气,添加结论部分。 4. 最终校验:检查时间逻辑一致性,列出可能的事实性错误。
2025-04-09
知识库的批量创建和调用
以下是关于知识库的批量创建和调用的详细信息: 使用知识库: 在 Bot 内使用: 1. 登录。 2. 在左侧导航栏的工作区区域,选择进入指定团队。 3. 在 Bots 页面,选择指定 Bot 并进入 Bot 详情页。 4. 在 Bot 编排页面的知识库区域,单击加号图标,添加指定的知识库。 5. (可选)添加知识库后,可以在自动调用下拉界面内,调整知识库的配置项,包括最大召回数量、最小匹配度和调用方式(自动调用或按需调用)。 6. (可选)在预览与调试区域调试 Bot 能力时,扩展运行完毕的内容可以查看知识库命中并召回的分片内容。 在工作流内使用: 1. 登录。 2. 在左侧导航栏的工作区区域,选择进入指定团队。 3. 在页面顶部进入工作流页面,并打开指定的工作流。 4. 在左侧基础节点列表内,选择添加 Knowledge 节点。 创建知识库并上传表格数据: API 方式: 1. 在表格格式页签下,选择 API,然后单击下一步。 2. 单击新增 API。 3. 输入网址 URL 并选择数据的更新频率,然后单击下一步。 4. 输入单元名称或使用自动添加的名称,然后单击下一步。 5. 配置数据表信息后,单击下一步。 5.1 确认表结构:系统已默认获取了表头的列名,您可以自定义修改列名,或删除某一列名。 5.2 指定语义匹配字段:选择哪个字段作为搜索匹配的语义字段。在响应用户查询时,会将用户查询内容与该字段内容的内容进行比较,根据相似度进行匹配。 6. 查看表结构和数据,确认无误后单击下一步。 7. 完成上传后,单击确定。 自定义方式: 1. 在表格格式页面下,选择自定义,然后单击下一步。 2. 输入单元名称。 3. 在表结构区域添加字段,单击增加字段添加多个字段。 4. 设置列名,并选择指定列字段作为搜索匹配的语义字段。在响应用户查询时,会将用户查询内容与该字段内容的内容进行比较,根据相似度进行匹配。 5. 单击确定。 6. 单击创建分段,然后在弹出的页面输入字段值,然后单击保存。 创建文本型知识库: 目前支持 5 种导入类型:本地文档、在线数据、notion、飞书、自定义。 在线数据: 自动采集:支持从单个页面或批量从指定网站中导入内容。 添加单个页面的内容: 1. 添加方式:选择添加单个。 2. 更新频率:选择是否自动更新指定页面的内容及自动更新的频率。 3. 网址 URL:输入要采集内容的网址。 批量添加网页内容: 1. 添加方式:选择批量添加。 2. 根地址或网站地图:输入要批量添加的网页内容的根地址或 sitemap 地址,然后单击导入。 3. 导入成功后,单击确认。 手动采集:支持标注要采集的内容,内容上传成功率高。使用手动采集方式,需要先安装浏览器扩展程序。安装步骤,参考。 1. 在新增 URL 页面,选择手动采集。 2. 在弹出的页面输入要采集内容的网址,然后单击确认。 3. 在弹出的页面上,点击页面下方文本标注按钮,开始标注要提取的内容,然后单击文本框上方的文本或链接按钮。 4. 单击查看数据查看已采集的内容,确认无误后再点击完成并采集。
2025-04-09
我们是搜索团队的产品经理,团队定位倾向于“对于插件的建设与调用”定位,现在要做AI相关的产品规划,请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以下问题做出回答 1、请通过流程图的方式,介绍【插件/工具】能力在大模型生态架构中的环节、定位、实现流程是什么 2、调研下对于我们搜索团队而言,插件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3、思考对于大模型来说,有哪些(通用或垂类)的模块/功能/插件是无法绕开的,或高频使用的,作为我们团队后续争取的发力点(如搜索推荐对于传统综合搜索结果页)
以下是为您提供的关于 AI 相关产品规划的回答: 一、插件/工具能力在大模型生态架构中的环节、定位、实现流程 从 2023 年 3 月份 OpenAI 宣布插件计划开始,到 5 月份上线,其中包括联网、代码、画图三个插件。其实现流程大致为: 1. 经过对模型的微调,检测何时需要调用函数(取决于用户的输入)。 2. 使用符合函数签名的 JSON 进行响应。 3. 在接口层面声明可调用的工具。 4. 使用函数和用户输入调用模型。 5. 使用模型响应调用 API。 6. 将响应发送回模型进行汇总。 二、对于搜索团队,插件可以做和应该做的事 目前没有直接针对搜索团队插件具体可做和应做事项的明确内容,但可以参考 OpenAI 的插件计划,例如开发与搜索相关的特定功能插件,或者探索如何将现有的搜索推荐功能与大模型更好地结合。 三、对于大模型无法绕开或高频使用的模块/功能/插件 目前没有直接指出对于大模型无法绕开或高频使用的具体模块、功能或插件。但从相关信息中可以推测,例如与数据获取和处理相关的插件(如联网)、与技术开发相关的插件(如代码)以及与内容生成相关的插件(如画图)可能是较为重要和高频使用的。对于搜索团队来说,可以考虑在这些方向上寻找发力点,结合搜索推荐等传统功能,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插件。
2025-04-08
coze上提取视频文案的插件有哪些?都是怎么调用的
以下是关于在 coze 上提取视频文案的插件及调用方法: 1. 进入 coze 个人空间,选择插件,新建一个插件并命名,如 api_1。 2. 在插件的 URL 部分,填入通过 ngrok 随机生成的 https 的链接地址。 3. 配置输出参数和 message 输出。 4. 测试后发布插件。 需要注意的是: 1. 如果在生产环境中已有准备好的 https 的 api,可直接接入。 2. 本案例中使用的是 coze 国内版,且案例中的 ngrok 仅供娱乐,在生产环境中勿用。
2025-04-01
如何综合运用插件、工作流、知识库,搭建满足各种需求的智能体,尤其是调用多个智能体,组成像Manus这样的工具?
要综合运用插件、工作流、知识库搭建满足各种需求的智能体,尤其是调用多个智能体组成类似 Manus 的工具,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插件:插件如同一个工具箱,里面可放置一个或多个工具,称为 API。扣子平台有多种类型的插件,如看新闻、规划旅行、提高办公效率、理解图片内容的 API 及能处理多种任务的模型。若平台现有插件不符合需求,还可自行制作添加所需 API。 工作流:工作流类似可视化拼图游戏,可将插件、大语言模型、代码块等功能组合,创建复杂稳定的业务流程。工作流由多个节点组成,开始和结束节点有特殊作用,不同节点可能需要不同信息,包括引用前面节点信息或自行设定信息。 知识库:可上传私有文件作为回答参考。 智能体:智能体是对自定义操作的封装,用于解决特定场景问题。以 ChatGPT 的 GPTs 为例,包括描述作用和回复格式的提示词、作为回答参考的知识库、请求第三方 API 获取实时数据的外挂 API 以及个性化配置等。 例如,在“竖起耳朵听”的智能体中添加了插件和工作流的相关设置。创建智能体时,输入人设等信息,并配置工作流。但需注意,如工作流中使用的插件 api_token 为个人 token 时,不能直接发布,可将其作为工作流开始的输入,由用户购买后输入使用再发布。 此外,在 AI 搜索中,可预置 after_answer 钩子,将请求大模型的上下文和回答发给第三方插件整理成文章或思维导图等格式同步到第三方笔记软件。全流程中有很多节点可做 Hook 埋点,多个插件构成可插拔架构,常用功能可抽离成标准插件用于主流程或辅助流程,还可自定义智能体 Agent 等。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