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e to WaytoAGI Wiki →
Home/Question List/Question Detail

openai的assistant怎么用呀

Answer

OpenAI 的 Assistant 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用:

  1. 对于 GPT 系列模型,如 GPTs,其使用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基于 OpenAI 的 Assistant API 加上一个简单的前端。例如,在实现语音对话时,会更换 prompt 以让 GPT 尽量生成短的内容,避免轻易生成列表和代码,语音合成使用 TTS API,识别使用 whisper API(可能有针对上下文的优化)。
  2.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 OpenAI 的 Assistant 时,其可能存在一些限制,比如大模型的训练数据有日期限制,无法像传统方式那样使用 Google 获取最新的外部信息;没有对整个任务进行详细规划;由于上下文限制,无法一次性完成大规模的任务,可能会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总体而言,OpenAI 的 Assistant 的使用方式相对直接,但也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场景进行合理运用,并注意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Content generated by AI large model, please carefully verify (powered by aily)

References

大圣:胎教级教程:万字长文带你使用Coze打造企业级知识库

在了解AI Agent之前,我们先考虑一个场景:我们要写一本20万字的关于人工智能最新技术的书在没有大模型之前,我们一般会按照如下流程第一步:先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一些相关书籍和信息进行阅读,为我们打开思路第二步:形成本书的大纲,并且考虑清楚每一章节要编写的内容第三步:针对每一个章节进行内容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可能会调整文章的大纲第四步:在编写后面章节的时候可能会忘记前面写的内容,需要去翻阅前面已经写的内容第五步:文章初步完成之后,我们可能会找相关专业人士帮忙修改最后:经过几番调整之后,书籍最终成型在大模型出现之后,我们可能会这样使用:请你帮忙生成一篇20万字的关于人工智能最新技术的书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AI写出来的书根本就无法阅读,是大模型的能力不行么?不仅仅因为这个,相比于第一种写书的方式,第二种方式明显缺少了几个环节没有办法使用Google获取最新的外部信息(大模型的训练数据是有日期限制的)没有对整个事情进行规划(比如先写大纲,再编写每个章节,然后和别人讨论,最后成文)大模型没有记忆的能力,由于上下文(脑容量)的限制,无法一次性完成20万字的文章,会造成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而AI Agent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I Agent是应用了大模型(LLM)能力的Agent。以GPT为代表的大模型的出现,将Agent的能力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AI Agent又被称为智能体。OpenAI的Lilian Weng将以LLM为驱动的AI Agent,形式化为如下的公式:

GPT、DALL·E、Sora,为什么 OpenAI 可以跑通所有 AGI 技术栈?

GPTs怎么做的?其实很大程度就是OpenAI的Assistant API加个简单得有点简陋的前端。(PS:现在有了OpenAI Assistant API后,你发现加个UI就可以很轻松的复刻OpenAI上线的大部分功能。)那么语音对话呢?你会发现就是换了一个prompt,告诉GPT尽量生成短的内容,不要轻易生成列表和代码。语音合成用TTS API,识别用whisper API(可能有针对上下文的优化),结束。这些选择看上去非常暴力,而且会给OpenAI增加开销(长的prompt会明显增大开销),但是OpenAI仍然选择这么做,因为这让OpenAI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模型本身的研发上,同时这也是OpenAI的方法论的极致体现,我们下面会提到。这种方法论让OpenAI追求一个大的通用的模型,避免一切定制和特化,就像最近Sam说的一样,希望GPT-5的出现能让模型微调失去意义;这样OpenAI就变成了完完全全的SaaS服务。

OpenAI联创:RLHF是超级智能的秘密武器

我希望未来的模型可以更符合人们心中一个助理或者同事的形象,可以和它们分享日常工作,而不是仅仅提出一个问题就完了。这个助手还可以跟进我们的长期项目,对相关的每个细节了如指掌,甚至能主动提建议。我们没准还可以让它帮忙提醒关键时间节点,跟进进展。现在的模型还普遍缺乏主动性,我希望以后的模型能够从现在单纯的一次性问答,类似搜索引擎的用法,转变为能和模型一起合作完成整个项目。在这种合作中,模型能够了解我们负责的所有事物,主动提出建议,或者在后台运行。Dwarkesh Pa tel:你觉得你的工作什么时候会被取代?John Schulman:取代我的工作吗?可能五年吧。

Others are asking
智能体应用(Assistant) 定义
智能体应用(Assistant)是一种基于上下文对话,自主决策并调用工具来完成复杂任务的对话式 AI 应用。通过简单配置即可快速上手并实现基本功能。 其具有以下特点和应用场景: 特点:能够弥补大模型的局限性,如无法回答私有领域问题、无法及时获取最新信息、无法准确回答专业问题等。通过集成特定的外部能力,如实时信息获取、回答私有领域问题等,提升用户体验和增强业务竞争力。 应用场景: 客户服务:了解客户诉求,解决客户问题,如查询订单状态、处理退款等。 个人助理:管理日程安排、提醒事项、发送邮件等。 技术支持:了解技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排除故障。 私有领域知识问答:准备好相关知识库文件,可在百炼控制台快速创建应用,应用场景包括公司制度、人员信息等。 个性化聊天机器人:百炼提供长期记忆功能,保存关键历史对话信息,集成夸克搜索和图像生成等插件,扩展功能。 智能助手:引入 RAG(检索增强生成)能力、长期记忆和自定义插件等功能,帮助提升工作效率,如处理邮件、撰写周报等。 详情参见 。
2025-02-04
AI 提示词对是做什么的,user 和 assistant 代表什么?
AI 提示词是用于向语言模型传递指令、问题或其他详细信息,以指导模型生成更好的结果。其质量与提供的信息数量和完善度有关。 在使用 OpenAI 的 gpt4 或者 gpt3.5turbo 等聊天模型时,可以使用三个不同的角色来构建 prompt:system、user 和 assistant。其中,system 不是必需的,但有助于设定 assistant 的整体行为,帮助模型了解用户的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提供相应的响应。user 代表用户传递给模型的消息,而 assistant 的消息则是模型给出的响应。 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就是探讨如何设计出最佳提示词,用于指导语言模型帮助我们高效完成某项任务。例如,可以通过改进提示词来获得更符合需求的输出结果。语言模型能够基于给出的上下文内容进行续写,但输出结果可能出人意料,通过优化提示词可改善。 此外,从提示词的视角看大模型的输出,可分为系统提示词、用户提示和助手提示词三段,这三段内容是连续的。攻击者可能通过操纵模型输出获取系统提示词,而系统提示词包含应用的原信息、功能设定、产品设定以及 AI 应用的逻辑等。
2024-12-11
OpenAI Operator, Anthropic Claude Coder
以下是关于 OpenAI Operator 和 Anthropic Claude Coder 的相关信息: 2025 年 Agent 领域的发展预测: 从对话助手到行动型智能体是 2025 年 Agent 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之一。计算机操作能力取得突破,传统大模型更多充当聊天助手,而 2025 年的突破在于让 Agent 直接“动手”操作电脑和网络环境。 Anthropic 在 2024 年底发布的 Claude 3.5 Sonnet 首次引入“Computer Use”能力,让 AI 像人一样通过视觉感知屏幕并操作鼠标键盘,实现了 AI 自主使用电脑的雏形。 OpenAI 在同期推出了代号“Operator”的 Agent 及其核心模型“计算机使用智能体”(CUA),使 GPT4 获得直接与图形界面交互的能力。CUA 通过强化学习将 GPT4 的视觉能力与高级推理相结合,训练 AI 可像人一样点击按钮、填表、滚动页面等。在 OpenAI 的测试中,CUA 在浏览器任务基准 WebArena 和 WebVoyager 上分别达到 38.1%和 87%的成功率,后者已接近人类水平。 其他相关信息: 宝玉日报 1 月 25 日: Deepseek 提示词框架包含四大模块:任务目的(Purpose)、计划规则(Planning Rules)、格式规则(Format Rules)、输出说明(Output)。 Anthropic 的 Claude 可通过屏幕截图获取计算机视觉信息,计算光标移动的像素坐标,并执行点击、滚动等操作。 OpenAI Operator 利用虚拟主机和 Chrome 浏览器,通过 CUA 实现网页实时操作,支持复杂任务导航。 主要的大语言模型: OpenAI 系统包括 3.5 和 4 等,3.5 模型在 11 月启动了当前的 AI 热潮,4.0 模型在春季首次发布,功能更强大。新的变种使用插件连接到互联网和其他应用程序。Code Interpreter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 ChatGPT 版本,可以运行 Python 程序。未为 OpenAI 付费只能使用 3.5。微软的 Bing 使用 4 和 3.5 的混合,通常是 GPT4 家族中首个推出新功能的模型,连接到互联网。 谷歌一直在测试自己的人工智能 Bard,由各种基础模型驱动,最近是 PaLM 2 模型。 Anthropic 发布了 Claude 2,其最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非常大的上下文窗口。
2025-04-01
openai官方文档
以下是关于 OpenAI 官方文档的相关信息: 对于刚入门学习提示词的朋友,建议先有一个大模型帐号并熟悉与之对话的方式。推荐的国产平替有 。 学习 prompt 必须看 OpenAI 的官方文档,相关链接有: 。 在 OpenAI 官方的说明文档(Documentation)中,为用户提供了若干项策略以帮助更好地使用 ChatGPT。例如策略一:编写清晰的说明,即在询问中包含详细信息以获得更多相关答复。因为大模型无法在有限信息中“猜测”用户意图,所以提问时不要惜字如金,多说一些内容、多提供一些信息能有效提高回复的质量和丰富性。文中还列举了多个例子进行说明。
2025-03-29
OpenAI o1、Claude Sonnet 3.7、Gemini 2.0 pro 哪个 AI 搜索能力更强?
OpenAI o1、Claude Sonnet 3.7 和 Gemini 2.0 pro 在不同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难以简单地比较哪个的搜索能力更强。 OpenAI o1 推理能力强,适合作为架构师或算法顾问。 Claude Sonnet 3.7 擅长长上下文任务,在快速生成代码与网页设计方面表现出色。 Gemini 2.0 pro 长上下文支持较好(2M Tokens),适合代码反编译与混淆代码分析。 具体的搜索能力表现还会受到应用场景和具体任务的影响。
2025-03-21
openai deep research使用技巧
OpenAI 的 Deep Research 功能能够整合多源信息,进行复杂的信息查询与分析,并生成专业水准的报告,同时详细展示思考和搜索过程。目前,该功能仅支持文本输出,未来还将增加嵌入式图片、数据可视化等功能。使用入口为在 ChatGPT 输入框中选择「Deep Research」模式,输入问题后即可开始体验。 在 OpenAI 推出「Deep Research」功能一天后,Hugging Face 的工程师迅速联合推出了免费开源的版本 Open Deep Research,能自主浏览网页、滚动页面、处理文件,以及基于数据进行计算。使用入口为前往 Demo 网站(opendeepresearch.vercel.app)体验。 Deep Research 让 AI 自动完成多步骤研究任务,快速分析海量信息并生成专业报告,具备自动化信息汇总、文献引用与多领域适用性,适合科研、工程、金融等行业。目前向 Pro 用户开放,未来将扩展至 Plus 和 Team 用户,并提供更强大的功能。 该智能体基于优化版 OpenAI o3 模型,结合网络浏览和 Python 分析能力,实现高效研究,适用于科学、政策、工程等高强度知识工作,也能帮助购物者做复杂决策。Pro 用户已可使用,后续将逐步向 Plus、Team 和企业用户开放。
2025-03-08
openAI的deep research有哪些缺陷
OpenAI 的 Deep Research 存在以下一些缺陷: 1. 具有滞后性,在某些信息上无法做到及时更新。 2. 存在信息混乱的问题,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深度思考。
2025-03-03
Monica和Openai的记忆功能是如何让大模型产生记忆的?是什么原理?
大模型的记忆功能实现方式较为复杂,不同的模型可能有所不同。 OpenAI 的模型中,大模型 LLM 扮演了“大脑”的角色,其记忆功能可能通过“Agent = LLM + 规划 + 记忆 + 工具使用”的基础架构来实现。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 ChatGPT 这类模型,实际上其本质上并没有直接的记忆功能。它能理解之前的交流内容,是因为每次将之前的对话内容作为新的输入重新提供给模型。这种记忆功能并非由大型模型直接实现,而是通过在别处进行存储来达成。 如果对话内容过长,可能会影响模型的整体性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简单方法是启动另一个对话框。对于之前的数据,通常只能进行总结。
202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