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如何做 Coze 的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大致的思路和步骤。
Glif虽好,但我们更熟悉Coze,那就把Glif的功能通过API方式接过来,Coze版【[Ai宠昵名](https://www.coze.cn/store/bot/7385145130602479655)】一,先要创建一个插件:1.填入插件名,插件描述。2.创建方式选择云侧插件。3.IDE运行时选择Python。点击【在IDE中创建工具】。创建工具面板里:1.填入工具名称。2.填入工具介绍。Glif是允许通过API调用平台上的应用,API接入:https://docs.glif.app/api/getting-started去[注册Token页面](https://glif.app/settings/api-tokens)创建一个新的Token并复制备用。将自己发布的glif链接上的id复制备用。在Coze的IDE中引入依赖和编写handler方法。代码中对应的数据字段在元数据Tab中设置:1.填写入参字段和描述,对完整链接要写清楚。2.填写出参字段。左侧的依赖包添加【requests】。填入测试数据运行,测试通过后即可发布。创建一个Bot,挂载新创建的插件即可,在Prompt中做一些对入参的校验和约束。最后,测试从Coze调用Glif功能跑通,发布Coze,大功告成~以上就是大致的思路了。通过这种插件的方式取长补短,可以将Glif作为Coze工作流中的一环,有效弥补图像流较弱影响整体效果~抛砖引玉,更多玩法大家多多探索~欢迎找我交流Glif使用心得和创新用法
1.选相对比较清晰的卡牌的图,用PS抠一个出来,把卡牌描述部分都涂掉,把卡牌插画内容抠掉留空.然后多找点不同类型的,一样抠出来.以下是传说卡的示例.PS:这里特别感谢我的好朋友@陈慧凌,是她帮忙抠的图,要是没有她,我只能挠头干瞪眼?2.有了底图,开始想办法做插画,常用的炉石风格的插画有两类,MJ提示词如下2.1.这是比较明快的卡通画风,用于绘制简单的角色和生物2.2.这是比较扁平的画风,通常用于绘制严肃的场景和复杂的人物需要对提示词进行修改和抽象,将里面MJ专有的参数去掉,测试下coze的图像流会画出啥来,只有coze的画风能做到炉石的画风,这个bot才可行:很显然,画风非常接近,赞!1.既然效果可以,图像流开起来,核心是运用叠图节点,将抠好了的卡套,叠到这个插画上,再用添加文字节点,将文字添加到图上,卡牌描述的文字.添加文字只能一行一行的添加,为了简单起见,统一采用3行格式,连续添加文字3次.这里对位置,大小的校正,是个苦力活,努力让插画的尺寸占满抠图框,却又能将主体完整展示出来.分步执行后的效果如下:1.好了,图像流整体通了,我们需要将提示词提取出来,作为输入参数.另外速度是不是有点慢呢?另外再做点速度上的优化,最终图像流成型效果:这里将叠加文字和生成图设计成了并行,将图像流的速度提升了40%左右.
饶了一大圈,终于到了coze。为啥要用Ngrok(泥脑壳),不是吃饱没事干,纯属coze要你干。进入coze,个人空间中,选择插件。新建一个插件,起个名字api_1(这名字就是这么随意,连描述都叫test)在插件的URL部分,填入刚才ngrok(泥脑壳)随机生成的https的链接地址。刚才开着服务的朋友,你的terminal应该还没关吧,关了的话,请重新从上一步开始。服务还开着的请继续。有一说一,coze的指引做的真不错,输出参数配置你的message输出就行。测试后发布插件[heading2]捏个简单的bot[content]手捏插件搞定之后,就开始搓bot。不过这个bot简单到手都没搓热就好了。创建了一个测试api的bot。将自己创建的api_1的插件接进来。prompt里面简单粗暴让它一定要调用我们的插件。然后就大功告成。[heading2][heading2]后续说明[content]这个整体过程仅仅为了说明coze的插件指引挺好用的。如果生产环境中已经有准备好的https的api,直接就可以接上来。PS:本案例中用的是coze国内版,反正是玩插件,对模型没啥要求。PPS:ngrok本案例中仅供娱乐,生产环境中勿用。PPPS:果然不会写代码,做个案例都这么简单。PPPPS:动手干,哪怕再简单,都是踏出去的第一步。(给自己菜也找个台阶下.......)Read in,Bot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