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e 与 Cursor 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用 Trae 开发微信小程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实字节在国内发布Trae之前,在海外已经推出一段时间了。现在油管上也有博主做了深度测评,从他给出的评价来看,和此前大火的Cursor相比,结论却是这样的:这位博主展示了具体失败的案例。例如在给Trae用自然语言提出非常具体的需求之后,在查找文件的步骤,Trae在代码库中就找错了。以及还有一些插件在运行过程中也是不太尽人意。而另一位博主在对比评测过程中认为,Trae非常棒的一点,就是Cursor中的很多功能在它这边是免费的。但同样的,他认为如果是非常复杂的任务,或许还是Cursor的表现会更好一些。不过这位博主还表示:或许有小伙伴还想问,现在IDE里的AI插件不是多了去了,包括字节自家的MarsCode不也是挺火的,它再搞个Trae不是重复造轮子吗?非也,非也,关键区别就在于这个“AI原生”。简单来说啊,它跟传统在IDE里面集成AI的逻辑是不一样的,Trae从底层架构开始就围绕着AI能力来构建,所以它比AI插件会更流畅、准确和优质。用Trae的话来说就是:实际上,Cursor相比于Copilot带来的变化,背后也是同样的逻辑。在插件式的使用方式之下,用户依然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知识才能够让工具为己所用;而通过前面的实测我们也看到,完全零编程知识也可以用原生AI IDE开发出应用,真正意义上降低了编程门槛。最后,Trae的地址放下面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下载体验一波哦~
下面,我们打开Trae,并打开刚才创建的文件夹继续使用Chat模式来明确需求:生成prd.md后,可以打开来进行修改:然后切换到Builder模式,开始进行开发。因为Trae会在本地文件夹内生成代码,而微信开发者工具也是从同一个本地文件夹内读取代码,并且有实时预览功能,所以我们可以在微信开发者工具内看到:左侧是预览窗口,是可以交互的。为了更加仿真,我们可以点击右上角的真机调试,打开预览: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录的演示视频:[微信小程序演示.mp4](https://bytedance.feishu.cn/space/api/box/stream/download/all/Ba7jbHNuJoCi6dxWaDoccxrlnth?allow_redirect=1)其中的开发和正常的Trae开发流程一样,如果有报错就修改错误,直到在微信开发者工具内调试到正常。然后可以点击微信开发者工具的右上角“上传”,在弹出的弹窗里选择“确定”接着在弹出的选项里填写版本号和项目备注:上传完毕后会显示上传成功:随后,可以在微信小程序后台,版本管理里看到开发版本的信息:你可以点击体验版进行线上体验,也可以提交审核。这里有两个额外的要点需要大家了解:
接下来,我会结合自己的使用体验,聊聊Trae是如何提升开发效率的,而且在对标Cursor,Trae有哪些不一样的。[heading2]Hello World-Trae[content]1.基于Trae目前只支持MacOS系统,安装完毕后,打开Trae,就看到了它的标志性Logo:1.我们直接下一步,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直接选择IDE默认的内置语言和主题,简单清晰,这时候英文不好的小伙伴可以果断选中文了:1.我们下一步,这里竟然可以让我们直接从已有的本地Vscode或者Cursor已有配置中进行迁移,说来也巧,我的配置一开始是使用Vscode的,之后第一次使用Cursor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Vscode的配置中进行迁移,但现在却轮到Trae了,有点戏剧化,但确实很方便,不用一会就迁移完了:1.接下来,和Vscode或Cursor一样,都可以在本地终端安装对应的命令行工具:1.最好就是注册登录去进行使用了,目前为止调用AI大模型都是限免的,大家可以用起来:1.最后,就是Trae的界面了,和Vscode或Cursor很相似,应该都是基于Electron开发的,所以基本的界面和使用体验都是差不多的,这里就不多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