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e 国内版是值得使用的。以下是关于 Trae 国内版的一些特点和使用心得:
总的来说,一个完整的 AI IDE 比 AI 插件用起来更容易,有“一体感”,达到了更大的定制程度。随着 AI 的能力进一步发展,AI IDE 的想象空间会更大,也许会成为未来 IDE 发展的主要方向。Trae 国内版刚刚上线,开发团队希望大家下载试用。
从实际体验来看,Trae 表现可圈可点,具有高效的代码生成能力、多技术栈支持和动态调整潜力。
年初一月份,我就看到新闻,字节面向海外发布了一款AI IDE,叫做Trae[1]。我心想,现在的IDE都有AI插件,功能完备,字节自己也有MarsCode插件[2],有必要再做一款单独的IDE吗?我就没有特别关注这个工具。上周,我遇到字节的同学,得知Trae国内版就在本周发布,我还提前拿到了内测版,这可是国内市场的首个AI原生IDE。今天,就来说说我的使用心得,顺便也探讨一个更大的问题:AI工具已经这么多了,该不该造新的轮子?先透露一下结论:Trae国内版值得用。它作为一个AI IDE,整体比插件好用,而且内置的大模型——豆包1.5 pro、DeepSeek满血版——无限量免费使用。[heading2]一、国外版与国内版[content]介绍使用体会之前,我先解释一下,两个版本的区别,主要是模型的差异。Trae国外版使用国外的模型,对于国内用户来说,存在连接不上、等待时间长、网速较慢等问题。Trae国内版使用国内的模型,连接可以保证稳定快速,界面也根据国内用户的习惯进行了定制。我也问了字节的同学,Trae国内版和MarsCode是什么关系。回答是,它们是同一个团队的作品,适用于不同场景。如果你想保留原来使用的IDE,只增加AI编程相关功能,那就用MarsCode插件。如果想体验一个全新的围绕AI设计的原生IDE,那就试试Trae。这两个产品后续都会长期开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我试用Trae国内版后,感到它有几个显著优点。(1)产品设计周全,最常用的场景都考虑到了,用户体验比较流畅。(2)界面友好,交互设计良好,开发者容易上手。(3)AI模型(包括满血版DeepSeek)无限量免费使用,响应始终稳定快速。不足之处是Builder模式还不够强,生成的程序有bug,第一次生成往往跑不起来,需要不断调整,耗时较多。总结就是,一个完整的AI IDE还是比AI插件,用起来更容易,有“一体感”,达到了更大的定制程度。随着AI的能力进一步发展,AI IDE的想象空间会更大,也许会成为未来IDE发展的主要方向。Trae国内版刚刚上线,开发团队希望大家下载试用[4],多提宝贵意见。(完)[heading3]References[content][1]Trae:https://sourl.cn/g3vtkm[2]MarsCode插件:https://www.marscode.cn/workbench[3]trae.com.cn:https://sourl.cn/g3vtkm[4]下载试用:https://sourl.cn/g3vtkm
-控制按钮(开始、暂停、重新开始)-游戏说明2、生成一个任务清单应用输入框中输入:使用Web技术开发一个任务清单应用过程如上,直接看效果:一个很朴素但功能俱全的任务清单应用3、根据UI设计图自动生成项目代码从站酷上找一张设计图,如下(侵删):输入提示:使用html技术实现如图大屏页面看一下效果:页面不是很完美,图表挤一块儿了,中间地图没有实现。不过,我们可以接着让Trae调整:“调整一下,给图表设置合适的宽高比例,自适应页面大小”还不错,图表大小都正常了。虽然缺了中间的地图、图表排列也有点问题,但大致的布局和局部的功能都已经实现了。六、总结从实际体验来看,Trae的表现可圈可点。高效代码生成能力:无论是贪吃蛇游戏还是任务清单应用,Trae都能在几分钟内生成完整框架,代码结构清晰且功能齐全,甚至能自动处理依赖项和运行命令。多技术栈支持:从HTML5、响应式CSS布局、到Echarts图表实现,Trae对Web技术的掌握远超预期,案例中生成的代码可直接运行且无明显语法错误。动态调整潜力:在UI设计图生成案例中,Trae虽未完美复现设计图,但能根据用户反馈快速调整样式,自适应布局的实现展现了AI的迭代能力。对此,爽哥表示:现在的AI越来越强大了,小白不需要懂代码也能用AI编程工具进行程序开发了,程序员感到深深的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