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如何让 DeepSeek 为您写一篇论文的相关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DeepSeek 在写文方面全面领先,但长文可能会太发散,文风用力过猛,可能导致审美疲劳,且模型多样性不够,相同 prompt 提问多次答案可能雷同。
我决定翻Deepseek R1的牌子,我意识到这个大纲是可以的,但是没有“元子”的风格,所以我需要给一篇我已经写好的文章让它参考一下。常见的参考模式就是上传嘛,这时候自由节点就很香——我直接把我之前测评Manus的那篇文章塞进节点,然后后续的交流中直接参考该节点这是引用参考文献,也可以继续要求比较模式(多个大模型)给我写稿子。这个模式的好处就是我倒也不用专门开个窗口随时总结了,我可以把我觉得OK的输出,复制或者手动修改一点,直接作为自由节点贴在我的“当前对话流。”当前对话流这个概念真的很重要啊,它不会打断我的思考,这对我脑子不大够用、经常被打断的人有非常好的帮助和集中作用,突然被打断再回来,我自己脑子的上下文召回也极快(嘿嘿)。我这里用自由节点让它参考了之前我选中的那篇总结,并且同时用自由节点给出了我以前的文章,再次使用5个不同的大模型帮我写同一篇内容。而这个短短的过程中,我就已经做好了和大模型聊天、选择、再次增加我的要求这样的过程,并且对我自己的使用要求并不高——自由幕布这种使用方式和自由节点这种功能属性真切地是在为用户考虑、降低使用大模型的门槛,扩展使用大模型的机会。
[heading2]总结关于AI工具的探讨与展望DeepSeek的优势与不足:DeepSeek在写文方面全面领先,但长文会太发散,文风用力过猛,可能导致审美疲劳,且模型多样性不够,相同prompt提问多次答案雷同。AI工具的配合使用:写理性文章时,可先与DeepSeek讨论思路,再用Cloud 3.5批量生成。AI的未来发展:认为今年是AI大年,各模型厂压力大,开源使技术路径公开,大厂都在努力赶超,未来AI可能能追本溯源解决最原始需求,带来人类的黄金时代。应对AI发展的策略:Sam Altman提出投资提升自身内在状态等以对冲AGI和ASI未来的风险,科幻小说家可能是未来史学家。关于利用AI创作小说及相关探索模仿小说家写作:让Deepseek模仿特定小说家的文学方式创作小说,需在提示词中描述文风特征,如鲁迅的文风特点等。控制创作字数:用O1模型对AI创作的字数控制有一定效果,也可通过多轮对话让AI增删改查来调整字数。分享创作成果:邀请大家在腾讯频道发布用AI写的小说并鉴赏,比较谁写的更有意思。过往创作经验:回顾了之前用AI创作的相关经历,如用分制法完成复杂任务、开源提示词等,并探讨将以往优秀创作在R1模型中重新尝试。
推荐阅读:《介绍一种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by和菜头我觉得和菜头的方法挺好的:首先是借助AI分析好的文章1.找出你最喜欢的文章,投喂给deepseek R1(理论上来说适合大多数AI,尤其是有推理模型);2.第一次询问:请从写作角度分析这篇文章;3.第二次询问:请再从读者角度分析这篇文章;4.第三次询问:这篇文章还存在什么缺点和不足,有什么改善和提升的空间;5.对作者进行侧写,分析成长背景、个人经历和知识结构对文章的影响。然后是让AI能对你写的文章点评:「现在我希望你是一名资深中文写作教师/小学语文老师/中学语文老师/公文写作培训师,拥有30年教育经验,是一名传授写作技巧的专家。请先阅读我提供给你的文章,然后对文章进行分析,然后教我如何提升写作水平。请给出详细的优缺点分析,指出问题所在,并且给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为了方便我能理解,请尽量多举例子而非理论陈述。」最后还分享了一个根据文章内容对作者心理侧写的提示词:我希望你扮演一个从业20多年,临床诊治过两千多例心理分析案例的人性洞察和意识分析方面的专家,精通心理学、人类学、文史、文化比较。先阅读后附文章全文,然后对作者进行人格侧写。要尖锐深刻,不要吹捧包装,不要提出一些只能充当心理安慰的肤浅的见解。1.作者的基本画像2.核心性格特质3.认知与价值观4.潜在心理动机5.行为模式推测6.矛盾与盲点7.文化符号映射输出markdown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