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于 AI 是否是下一个互联网泡沫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讨论。
一方面,YC 的分享探讨了当前 AI 热潮是否是炒作,并强调了投资者对 AI 的信心与市场的复杂性。尽管有对泡沫的担忧,一些早期基金仍积极投资 AI 项目,认为小型创业公司能快速增长且具备盈利潜力。YC 认为,当前的 AI 浪潮与过去的互联网泡沫不同,成功依赖于优秀的创始人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投资者应关注长远价值,而非短期炒作。
另一方面,个人总结认为当前 OpenAI 虽然估值高但还没盈利,是否会成为泡沫是一个可讨论的话题。就大模型创业而言可能会成为泡沫,但 AI 应用不会,还是认可这是堪比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同时,2024 下半年会有一批有代表性的 AI 应用跑出来。比如在社交和游戏中的 agent 智能体应用,能实现模拟现实的养成。
总之,对于 AI 是否是泡沫的判断尚无定论,还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赫拉利新书<智人之上>内容速递,服务器、钢铁、电力成为AI下一轮竞争关键](https://mp.weixin.qq.com/s/8t2PMJKtjdcVoZ_jgyvu-w)》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作家尤瓦尔·赫拉利,重磅新作《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将于2024年9月10日全球同步上市。英国卫报近日发布独家长文,通过摘录书中内容,分享一些书中核心观点,包括AI如何改变全球政治格局,影响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等。《[YC万字分享谈“AI泡沫”:过多的融资是枷锁,你必须真正赚钱](https://mp.weixin.qq.com/s/ERrBiswcUneBxGLMPgLmcw)》来自四木相对论,YC的分享探讨了当前AI热潮是否是炒作,并强调了投资者对AI的信心与市场的复杂性。尽管有对泡沫的担忧,一些早期基金仍积极投资AI项目,认为小型创业公司能快速增长且具备盈利潜力。YC认为,当前的AI浪潮与过去的互联网泡沫不同,成功依赖于优秀的创始人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投资者应关注长远价值,而非短期炒作。
一方面,是行业大佬做出预判,这是一波比移动互联网更大的红利。另一方面,很多观点在碰撞。我个人认同傅盛和朱啸虎两位老总的观点(两位老总在去年这个时候有一些观点碰撞,今年达成了和解),详见《傅盛朱啸虎一年再辩AI大模型一年之变》。个人总结:1)当前OpenAI虽然估值高但还没盈利,是否会成为泡沫是一个可讨论的话题。个人看法:就看GPT5什么时候出来了,大模型创业可能会成为泡沫,但AI应用不会,还是认可这是堪比移动互联网的红利。2)小参数大模型开始盛行,苹果等公司也专注小参数,为了在手机端即可跑模型应用,对开发者是利好。3)2024下半年会有一批有代表性的AI应用跑出来。个人看法:仅针对agent智能体来说的话,个人看好在社交和游戏中的应用,传统游戏如诸神、赛马娘等,带有模拟经营和养成的属性,玩家是上帝视角,但不是真养成,之前的可能性都是预设好的。而agent智能体能实现模拟现实的养成,不同角色在游戏中恋爱结婚生子,每个家庭再养育出不同属性的新角色,此时一个游戏就是一个虚拟世界。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其实就是造物者创作的一个个智能体?再推荐由前PDD与前今夜酒店特价的两位老师主理的《AI炼金术》,新一期播客中也聊到了AI产品与创业,里面几个观点很有意思:1)站在AI很重要的角度,AI创业没有蓝海,都是红海;2)先考虑这个市场有多少肉,再考虑这个市场有多少狼抢;
首先现在互联网大厂降本增效是否苟得住是一个问题,而且降本增效必然导致个人工作量的增加,那应用AI提效也是让自己增加竞争力和早下班的一种方式。再借用徐文浩老师在“Always Hands On”中提到的:“帮朋友公司面试过各种大厂出来的leader。如果要给一个结论的话,就是在完全只管带团队,hands-off一两年之后,大量的所谓大厂leader对于一个需要探索创新的技术或者业务基本提供不了价值。还在大厂的时候其实体会不到危机感。因为在大厂内部完全可以依赖自己作为一个老员工的信息优势和工作惯性显得还不错。但是实际上,对于业务的帮助和找我奶奶去管那个业务并没有什么区别。出现AGI这样重大的技术变革之时,每天都在一线动手才是唯一可行的道路”。简单总结就是“躬身入局”。(上面提到的吴炳见和徐文浩老师都有公众号,分别是【AI大航海】和【AI炼金术】,都是优质信息源)3、共创模式的优点和挑战共创概念最近也很火。我让Kimi大模型列了一下共创模式的优点:多元化视角、增强参与感、共享资源、快速迭代、增强创新等。而共创模式的挑战包括协调复杂、知识产权保护、利益分配、责任归属与质量控制。个人感受共创就是我们大学时候的三下乡、支教或创业比赛,洋气一点的像SIFE、AIESEC和JA等公益组织。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努力,比如大学参加的创业比赛或社团活动,都是志同道合的人玩到一起。在还没有成立公司或接到第一笔订单之前,有必要考虑谁当CEO/CTO/COO,股份利润如何分配,要不要留期权池这些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