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产品经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学习 AI:
对 AI 产品经理的要求包括懂得技术框架,不一定要了解技术细节,而是对技术边界有认知,最好能知道一些优化手段和新技术的发展。AI 产品经理要关注的还是场景、痛点、价值。例如,在录播课编程作业的自动批改案例中,利用 BERT 机器学习模型,结合老师的批注,实现作业的自动和标准化批改,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
个人做了一下划分,仅供娱乐和参考。1)入门级能通过WaytoAGI等开源网站或一些课程了解AI的概念,使用AI产品并尝试动手实践应用搭建(对应的画像可能是喜欢听小宇宙APP的播客或浏览AI相关的文章哈哈);以前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部分用谷歌的人会比用百度的有优越感,现在可能用AI搜索的更有优越感(当然我感觉都没啥好优越的,都是工具,关键还是看能用工具产出什么)。2)研究级我理解这里有两个路径,一个是技术研究路径,一个是商业化研究路径;对应传统互联网偏功能实现的产品经理和偏商业运营的产品经理,当然最好是同一个人,我一直的理念是产品运营不分家(产品即运营)。这个阶段对应的画像可能是对某一领域有认知,可以根据需求场景选择解决方案,或利用Hugging face等工具手搓出一些AI应用来验证想法;3)落地应用这一阶段我理解的画像就是有一些成功落地应用的案例,如产生商业化价值。对应传统互联网PM也有三个层级:1)负责功能模块与执行细节;2)负责整体系统与产品架构;3)熟悉行业竞争格局与商业运营策略;
总结来说,对AI产品经理要求懂得技术框架,不一定要了解技术细节,而是对技术边界有认知,最好能知道一些优化手段和新技术的发展。AI说白了也是工具和手段,我认为产品经理要关注的还是场景、痛点、价值。举一些我们之前做的落地案例(我个人也是在2017年开始关注机器学习,还报了风变的Python课程,不过当时没有深入研究)。案例一:录播课编程作业的自动批改场景: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批改作业占据了50%以上的时间。这里的作业不是简单的选择题(有标准答案),而是包含创意创作和问答题,如孩子拖动编程积木来实现一个作品,还有孩子自己根据人物讲一个故事。目标:扩大班主任的服务半径,提高对学生和家长的服务效率。痛点:现有的作业批改方式无法统一标准,对于问答题和创作题的评分存在主观性,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原理:利用BERT机器学习模型(准确来说是BERT的变种),结合老师的批注(正样本和负样本),实现作业的自动和标准化批改。期望结果:理解和模拟老师的评分逻辑,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
AI产品经理职责描述:负责基于通用人工智能技术(AGI)的智慧医疗诊断产品的规划、研发、发布上市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为公司制定产品战略制定并执行产品开发计划和目标,协调项目相关人员,推动产品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出产品优化建议,推动产品快速迭代,并协调增长部门实现产品的持续增长任职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检验、生物科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专业优先考虑具备3年以上产品管理经验,有医疗领域产品管理经验者、有极致产品案例者优先在产品创新、研发、迭代改进及商业化方面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对客户需求具有高度敏感度,熟悉竞品分析、定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