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e to WaytoAGI Wiki →
Home/Question List/Question Detail

5W2H法则

Answer

5W2H法则是一种常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代表了以下问题:

  1. What(什么):需要明确问题或任务的本质,确定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

  2. Who(谁):确定谁是问题的关键参与者或责任人,以及谁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3. Where(哪里):明确问题发生的地点或环境,了解地理位置对问题的影响。

  4. When(何时):确定问题发生的时间或需要完成任务的期限。

  5. Why(为什么):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理解背后的逻辑和动机。

  6. How(怎样):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制定实施的步骤和策略。

  7. How much(多少)/How many(多少个):评估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源量,包括成本、时间、人力等。

5W2H法则有助于全面地审视问题,确保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考虑到所有相关方面。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项目管理、决策制定、科学研究、教育、商业策划等多个领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优化执行过程。

Content generated by AI large model, please carefully verify (powered by aily)
Others are asking
AI高效沟通的黄金法则
以下是关于 AI 高效沟通的一些黄金法则: 1. 像教实习生:别指望它读心术,要给明确“操作手册”。 2. 像拼乐高:复杂任务拆成小模块,逐个击破。 3. 像打乒乓球:有来有往多回合,好答案都是改出来的。 在与 AI 对话前,先花 30 秒填写以下 checklist: 我说清自己身份了吗? 任务目标够具体吗? 特殊要求列全了吗? 要什么格式交代了吗? 留好修改的余地了吗? 此外,还有以下策略有助于实现高效沟通: 将复杂任务分解为更简单的子任务,复杂任务通常比简单任务更容易出错,可将其重新定义为一系列简单任务的工作流程,每个任务的输出作为下一个任务的输入。 使用意图分类识别用户查询中最相关的指令,根据用户意图选择最相关的指令集。 对于需要很长对话的应用,总结或过滤之前的对话内容,避免超出模型的上下文窗口大小限制。 将长文档分段总结,并递归构建完整摘要,逐步总结长文档的内容。 给予模型“思考”时间,指导模型在得出结论之前先尝试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避免受到用户提供的错误解决方案的干扰。使用“内心独白”或一系列查询来隐藏模型的推理过程,避免在某些应用场景中泄露答案。询问模型是否在之前的回答中遗漏了什么,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以中考英语辅导为例,在与 AI 沟通时,遵循上述原则和方法,比如明确给出题目、指令,解答问题并给出依据,有助于提高辅导效果。
2025-03-09
与deepseek高效对话的五个黄金法则
以下是与 Deepseek 高效对话的五个黄金法则: 1. 像教实习生:别指望它读心术,要给明确“操作手册”。 亮身份(就像相亲自我介绍):说清角色(新人/专家)、处境(紧急任务/长期规划)、特殊需求(老板的喜好/公司制度)。例如,错误示范是“帮我写个方案”,正确示范是“我是刚入职的行政专员,要给 50 人团队策划元旦团建,预算人均 200 元”。 派任务(像教小朋友做家务):明确要做什么、范围多大、重点在哪、要几个结果。例如,错误示范是“分析下市场”,正确示范是“请对比蜜雪冰城和茶百道最近 3 个月的新品策略,找出年轻人最爱的 3 个创新点”。 立规矩(像点菜提要求):包括时间限制、资源条件、雷区预警、特殊偏好。例如,请 AI 当健身教练,正确示范是“我是 996 上班族,每天最多锻炼 30 分钟,家里只有瑜伽垫,帮我制定减脂计划,不要深蹲伤膝盖”。 定格式(像下单选规格):根据需求选择文档类(PPT 页数、报告部分)、数据类(表格或图表)、创意类(小红书风格或知乎体)等格式。例如,做会议纪要,正确示范是“用表格呈现,左边列讨论主题,右边分决策事项/负责人/截止时间三栏,最后用红色标出待确认事项”。 2. 像拼乐高:复杂任务拆成小模块,逐个击破。 3. 像打乒乓球:有来有往多回合,好答案都是改出来的。 4. 下次和 AI 对话前,先花 30 秒填这个 checklist: 我说清自己身份了吗? 任务目标够具体吗? 特殊要求列全了吗? 要什么格式交代了吗? 留好修改的余地了吗? 5. 一个提示词,让 DeepSeek 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效果对比:用 Coze 做了个小测试,大家可以对比看看。 如何使用: 搜索 www.deepseek.com,点击“开始对话”。 将装有提示词的代码发给 Deepseek。 认真阅读开场白之后,正式开始对话。 设计思路: 将 Agent 封装成 Prompt,将 Prompt 储存在文件,保证最低成本的人人可用的同时,减轻自己的调试负担。 通过提示词文件,让 DeepSeek 实现同时使用联网功能和深度思考功能。 在模型默认能力的基础上优化输出质量,并通过思考减轻 AI 味,增加可读性。 照猫画虎参考大模型的 temperature 设计了阈值系统,但是可能形式大于实质,之后根据反馈可能会修改。 用 XML 来进行更为规范的设定,而不是用 Lisp(对我来说有难度)和 Markdown(运行下来似乎不是很稳定)。 完整提示词。 特别鸣谢:李继刚的【思考的七把武器】在前期为提供了很多思考方向;Thinking Claude 是项目最喜欢使用的 Claude 提示词,也是设计 HiDeepSeek 的灵感来源;Claude 3.5 Sonnet 是最得力的助手。 掌握这套方法,您会突然发现:原来 AI 这么听话!从此刻开始,告别无效对话,让您的每个问题都换来实实在在的干货。
2025-02-13
我需要一个提示词,它可以让gpt AI帮我在做文章或者书籍总结的时候尽量的全面。 非常的全面,每一个大点都要做解释,每一个小点也要做解释,虽然要遵循二八法则,只要是重要的内容,即使是很多也一定要写上去。 不要做太多的精简。 有没有这样的提示词让我。 来使用。
当然可以!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提示词模板,你可以用它来让GPT AI帮助你在做文章或书籍总结时尽量全面地覆盖所有重要内容。这个提示词会引导AI详细解释每一个大点和小点,并确保重要内容不被遗漏。 提示词模板: 请帮助我总结这篇文章/书籍,要求尽量全面覆盖所有重要内容。请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总结: 1. 引言和背景: 简要介绍文章/书籍的主题和背景。 阐述作者写作的目的和主要论点。 2. 主要章节和段落: 按照文章/书籍的结构,详细介绍每一个主要章节或段落。 对每一个大点进行详细解释,包括其主要内容和意义。 对每一个小点进行详细解释,包括其具体细节和示例。 3. 重要概念和术语: 列出并解释文章/书籍中提到的所有重要概念和术语。 解释这些概念和术语的定义及其在文章/书籍中的应用。 4. 关键论据和证据: 总结作者用来支持主要论点的所有关键论据和证据。 对每一个论据和证据进行详细解释,包括其来源和重要性。 5. 案例研究和实例: 详细介绍文章/书籍中提到的所有案例研究和具体实例。 解释这些案例和实例如何支持作者的观点。 6. 结论和建议: 总结文章/书籍的结论部分。 阐述作者提出的任何建议或未来研究的方向。 7. 作者的立场和观点: 分析作者在整个文章/书籍中表达的立场和观点。 解释作者的观点如何影响文章/书籍的整体论点。 8. 个人评价和反思: 根据文章/书籍的内容,提供一个全面的个人评价和反思。 指出文章/书籍的优点和可能的改进之处。 请确保在总结时不进行过多的精简,尽量详细地解释所有重要内容,遵循二八法则,只要是重要的内容,即使很多也一定要写上去。 示例使用: 请帮助我总结《》,要求尽量全面覆盖所有重要内容。请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总结: 1. 引言和背景: 简要介绍这本书的主题和背景。 阐述作者写作的目的和主要论点。 2. 主要章节和段落: 按照这本书的结构,详细介绍每一个主要章节或段落。 对每一个大点进行详细解释,包括其主要内容和意义。 对每一个小点进行详细解释,包括其具体细节和示例。 3. 重要概念和术语: 列出并解释书中提到的所有重要概念和术语。 解释这些概念和术语的定义及其在书中的应用。 4. 关键论据和证据: 总结作者用来支持主要论点的所有关键论据和证据。 对每一个论据和证据进行详细解释,包括其来源和重要性。 5. 案例研究和实例: 详细介绍书中提到的所有案例研究和具体实例。 解释这些案例和实例如何支持作者的观点。 6. 结论和建议: 总结书的结论部分。 阐述作者提出的任何建议或未来研究的方向。 7. 作者的立场和观点: 分析作者在整本书中表达的立场和观点。 解释作者的观点如何影响书的整体论点。 8. 个人评价和反思: 根据书的内容,提供一个全面的个人评价和反思。 指出书的优点和可能的改进之处。 请确保在总结时不进行过多的精简,尽量详细地解释所有重要内容,遵循二八法则,只要是重要的内容,即使很多也一定要写上去。 使用这个提示词,你可以确保AI在总结文章或书籍时覆盖所有重要内容,并进行详细解释。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