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的基础能力主要包括语言模型应有的能力,即语言(文本)生成和语言理解。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在大型语言模型中,Encoder(编码器)是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关键作用:
此外,提示词可用于完成不同的任务,如文本概括、信息提取、问答、文本分类、对话、代码生成等。
有一点浪费资源,有特色的不多,模型不大的也没啥大智力。目前体验效果比较好的有科大星火模型,清华ChatGLM。百度文心也可。星火目前感觉最接近gpt3.5(0301版本)的8 0%-90%。不过最近GPT3.5进化到6月版本,效果要强于0301版本了。5、大模型的测试怎样评估这些大模型,怎样看出模型的能力(比如GPT4和3.5到底差距在哪里)。这里会用GPT4、3.5、讯飞星火、百度一言做一些对比。一般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主要判断大模型是否可以真正帮助你,三个方面:基础能力、职场能力、探索对话。首先是基础能力,主要指语言模型应有的能力(即语言(文本)生成和语言理解。如果基础能力效果不达标,则判断为不可用。目前这四个应该都没大问题,都属于基础能力不错的模型。1级别(常识类问题):这些问题旨在测试模型的基本语言理解能力,例如:什么是人类?2级别(分词类问题):这些问题旨在测试模型的基本语言处理能力,例如:“我爱北京天安门”这句话的分词结果是什么?
在大型语言模型中,Encoder指的是模型的编码器部分,负责对输入的文本序列进行编码,获取其对应的语义表示。具体来说,大模型中的Encoder具有以下几个关键作用:1.词嵌入(Word Embedding)将词语映射为低维密集向量表示,作为模型的输入。2.位置编码(Positional Encoding)引入序列中每个位置的位置信息,使模型能捕捉输入序列的顺序特征。3.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通过自注意力层计算输入序列中每个词与其他词的关系,捕捉长程依赖关系。4.层叠编码(Layer Stacking)通过多层Transformer Encoder块的堆叠,对输入序列进行深度的特征提取和语义建模。5.上下文建模(Context Modeling)整合输入序列中每个位置词的全局上下文信息,形成其语义表示。Encoder的输出是输入序列对应的上下文化语义表示,这些语义表示在后续的预测或生成任务中会被模型的Decoder部分利用。在GPT等解码器模型中,Encoder的输出会被Decoder进一步处理,生成新的文本序列。总的来说,Encoder是大型语言模型的核心部件,对于有效地提取和建模输入序列的语义信息至关重要,是实现语言理解和生成的基础。内容由AI大模型生成,请仔细甄别
在上一节中,我们介绍并给出了如何赋能大语言模型的基本示例。在本节中,我们会提供更多示例,介绍如何使用提示词来完成不同的任务,并介绍其中涉及的重要概念。通常,学习概念的最佳方法是通过示例进行学习。下面,我们将通过示例介绍说明如何使用精细的提示词来执行不同类型的任务。主题:[文本概括](https://www.promptingguide.ai/zh/introduction/examples#%E6%96%87%E6%9C%AC%E6%A6%82%E6%8B%AC)[信息提取](https://www.promptingguide.ai/zh/introduction/examples#%E4%BF%A1%E6%81%AF%E6%8F%90%E5%8F%96)[问答](https://www.promptingguide.ai/zh/introduction/examples#%E9%97%AE%E7%AD%94)[文本分类](https://www.promptingguide.ai/zh/introduction/examples#%E6%96%87%E6%9C%AC%E5%88%86%E7%B1%BB)[对话](https://www.promptingguide.ai/zh/introduction/examples#%E5%AF%B9%E8%AF%9D)[代码生成](https://www.promptingguide.ai/zh/introduction/examples#%E4%BB%A3%E7%A0%81%E7%94%9F%E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