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您推荐的一些优质 AI 信息源:
此外,AI 知识库的信息来源还有赛博蝉星公众号、国外优质博主的 blog 或 Twitter 等,推荐大家订阅获取最新信息并投稿。对于初学者入门,推荐看 Open AI 的官方 Cookbook,小琪姐做了中文精读翻译,也可查看 cloud 的相关内容。还有经典必读文章,如介绍 GPT 运作原理、Transformer 模型、扩散模型等的文章,以及软件 2.0 时代相关内容。
在[全球AI网站精选](https://waytoagi.feishu.cn/wiki/BVmWwpSJGioFyJkfAI3crXWTnyb?table=tblrU3QwceYkyu5Y&view=vewhpVxSzR)目录下新增马斯克[xAI的首个大模型Grok](https://waytoagi.feishu.cn/record/KP3SrczYleTOdwcUaIMcmaDIn4b),Grok通过X平台实时了解世界,还能回答被大多数其他AI系统拒绝的棘手问题。Grok仿照《银河系漫游指南》而设计,可以回答几乎任何问题,甚至就如何提问给出建议,它独具的幽默回答模式可以尽量避免恶意的提问,目前留下邮件可以申请早期测试;感谢AGI群友勤耕雨读的老韩,之前上传了《State of AI Report》年度报告英文版,不知道腾讯科技做了完整细致的翻译,在老韩提醒下才知有《[2023⼈⼯智能现状报告](https://waytoagi.feishu.cn/record/AqSurNgDFeNiG5cRQnscHY95n0c)》中文版,现已上传至「AI研究报告-[投资公司报告](https://waytoagi.feishu.cn/wiki/WvhZwk16WiEnSvk8AcpcdZetnMe?table=tblBU3JnSWPnQSud&view=vewGyCP4R0)」目录下,这是对2022年10月-2023年10月AI现状及进展最为全面的报告,强烈推荐!
[heading2]总结关于AI知识库使用及AIPO活动的介绍:讨论了AI知识库的使用情况、AIPO活动的发起背景、内容安排及相关资源等。AIPO线下活动及AI相关探讨:讨论了AIPO线下活动的规则和玩法,以及AI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相关研究方向。way to AGI社区活动与知识库介绍:讨论了way to AGI社区活动的安排、材料准备以及知识库的使用和相关内容更新等情况。关于AI知识库及学习路径的介绍时代杂志评选的领军人物:去年时代杂志评出了百位领军人物。AI相关名词解释:包括AGI、AIGC、agent、prompt等,建议通过与AI对话或李继刚老师的课程来理解。知识库的信息来源:有赛博蝉星公众号、国外优质博主的blog或Twitter等,推荐大家订阅获取最新信息并投稿。社区共创项目:如AIPU、CONFIUI生态大会,每月有切磋大会等活动,还发起了新活动AIPO。学习路径:有李弘毅老师的生成式AI导论等高质量学习内容,可系统化学习或通过社区共创活动反推学习,鼓励整理学习笔记并分享交流。经典必读文章:如介绍GPT运作原理、Transformer模型、扩散模型等的文章,还包括软件2.0时代相关内容。初学者入门推荐:推荐看open AI的官方Cookbook,小琪姐做了中文精读翻译,也可查看cloud的相关内容。历史脉络类资料:整理了open AI的发展时间线和万字长文回顾等。
问ai【一个(xxx职业)需要具备哪些知识?】,ai就可给出知识框架,然后根据知识框架每一个小点去问,就能让ai工具帮你指数级深度思考啦~[heading2]2.通往AGI之路[content][通往AGI之路](https://waytoagi.feishu.cn/wiki/QPe5w5g7UisbEkkow8XcDmOpn8e)优质信息源在哪?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好的内容,主要源于好的信息源。那么,像我这样的没有技术背景的普通人,想要学习或了解AI,最好的信息源在哪里呢?1.要点:信息渠道、质量、密度三者皆优即可;2.先说结论:“不在西装革履的卖课海报里,免费的,不需要520”,就在「即刻」App的“[AI探索站](https://m.okjike.com/topics/63579abb6724cc583b9bba9a)”等免费圈子里。“AI探索站”里的前沿信息线索基本够用,很多Twitter上的开发者大牛也会在这里分享,需要溯源的时候,我才会去Twitter和相关官网。3.信息爆炸之做减法的小tips:如果担心信息洪流太大,学不过来,可以尝试这5个技巧3.1.只掌握最好的产品,少关注新产品测评(除非远超ChatGPT)3.2.只解决具体问题,不做泛泛了解。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3.3.只关注核心能力,不关注花式玩法,用AI扬其长避其短3.4.只关注理清需求和逻辑,不死记硬背提示词3.5.先关注提升认知/洞察,然后再谈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