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e to WaytoAGI Wiki →
Home/All Questions
通往AG之路
“通往 AGI 之路”是一个由开发者、学者和有志人士等参与的学习社区和开源的 AI 知识库。 它不仅是一个知识库,还是连接学习者、实践者和创新者的社区。这里为学习者提供系统全面的 AI 学习路径,涵盖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应用的各个方面,帮助用户有效地获取 AI 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文章、教程、工具推荐以及最新的 AI 行业资讯等。此外,社区还定期组织活动,如视频挑战赛、模型创作大赛等,鼓励成员在实践中学习,促进交流与合作。 其品牌 VI(视觉识别)融合了独特的设计元素,以彩虹色彰显多元性和创新,以鹿的形象象征智慧与优雅,通过非衬线字体展现现代感和清晰性,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前瞻性的品牌形象。 如果您对 AI 学习感兴趣,加入“通往 AGI 之路”社区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里,您可以获取最新的 AI 知识,参与实践活动,与志同道合的学习者共同成长。如果您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可以进一步探索社区的相关指引。
2025-03-06
如何用AI写小说
以下是关于如何用 AI 写小说的一些方法: 1. 显式归纳与列出想要的文本特征:比如对于写小说,明确归纳出如“几句话一换行”“以短句和对话为主,结构紧凑”“用词直白犀利”等文本特点,在调试中逐步增减描述,直至得到满意结果。 2. 通过 prompt 中的描述与词语映射到预训练数据中的特定类型文本:直接指出所需文本常出现的地方和类型,例如“充满张力的女性复仇文,可能会出现在晋江文学城或者起点中文网的古代言情分类中”。 3. Coze 工作流: 用 bing 搜索相关标题的内容。 用程序将搜索结果结构化(不熟悉程序可忽略或复制相关代码)。 用大模型草拟大纲,包括标题、主旨、世界观、主要角色、小说背景、情节概要。 再用大模型来写文章。 输出文章内容。 4. 如果想用 AI 把小说做成视频,制作流程如下: 小说内容分析:使用 AI 工具(如 ChatGPT)分析小说,提取关键场景、角色和情节。 生成角色与场景描述:根据小说内容,使用工具(如 Stable Diffusion 或 Midjourney)生成视觉描述。 图像生成:使用 AI 图像生成工具创建图像。 视频脚本制作:将提取的关键点和生成的图像组合成脚本。 音频制作:利用 AI 配音工具(如 Adobe Firefly)转换语音,添加背景音乐和音效。 视频编辑与合成: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如 Clipfly 或 VEED.IO)合成视频。 后期处理:进行剪辑、添加特效和转场等提高质量。 审阅与调整:观看视频并根据需要调整。 输出与分享:完成编辑后输出并分享。 请注意,具体操作和所需工具可能因项目需求和个人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异,AI 工具的可用性和功能也可能变化,建议获取最新信息和使用指南。
2025-03-06
初步学习AI应该先学什么内容
初步学习 AI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了解 AI 基本概念: 阅读「」部分,熟悉 AI 的术语和基础概念,包括其主要分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浏览入门文章,了解 AI 的历史、当前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开始 AI 学习之旅: 在「」中,找到为初学者设计的课程,特别推荐李宏毅老师的课程。 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如 Coursera、edX、Udacity)上的课程,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并有机会获得证书。 3. 选择感兴趣的模块深入学习: AI 领域广泛,比如图像、音乐、视频等,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特定的模块进行深入学习。 掌握提示词的技巧,它上手容易且很有用。 4. 实践和尝试: 理论学习之后,实践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尝试使用各种产品做出作品。 在知识库提供了很多大家实践后的作品、文章分享,欢迎实践后的分享。 5. 体验 AI 产品: 与现有的 AI 产品进行互动,如 ChatGPT、Kimi Chat、智谱、文心一言等 AI 聊天机器人,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交互方式。 对于不会代码的人,若希望继续精进 AI,可以尝试了解以下作为基础的内容: 1. AI 背景知识: 基础理论:了解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定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历史发展:简要回顾 AI 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 2. 数学基础: 统计学基础:熟悉均值、中位数、方差等统计概念。 线性代数:了解向量、矩阵等线性代数基本概念。 概率论:基础的概率论知识,如条件概率、贝叶斯定理。 3. 算法和模型: 监督学习:了解常用算法,如线性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SVM)。 无监督学习:熟悉聚类、降维等算法。 强化学习:简介强化学习的基本概念。 4. 评估和调优: 性能评估:了解如何评估模型性能,包括交叉验证、精确度、召回率等。 模型调优:学习如何使用网格搜索等技术优化模型参数。 5. 神经网络基础: 网络结构:理解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包括前馈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 激活函数:了解常用的激活函数,如 ReLU、Sigmoid、Tanh。 中学生学习 AI 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 从编程语言入手学习: 可以从 Python、JavaScript 等编程语言开始学习,学习编程语法、数据结构、算法等基础知识,为后续的 AI 学习打下基础。 2. 尝试使用 AI 工具和平台: 可以使用 ChatGPT、Midjourney 等 AI 生成工具,体验 AI 的应用场景。 探索一些面向中学生的 AI 教育平台,如百度的“文心智能体平台”、Coze 智能体平台等。 3. 学习 AI 基础知识: 了解 AI 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学习 AI 在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4. 参与 AI 相关的实践项目: 可以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 AI 编程竞赛、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 尝试利用 AI 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动手能力。 5. 关注 AI 发展的前沿动态: 关注 AI 领域的权威媒体和学者,了解 AI 技术的最新进展。 思考 AI 技术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培养对 AI 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总之,中学生可以从编程基础、工具体验、知识学习、实践项目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系统地学习 AI 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 AI 发展做好准备。
2025-03-06
海报生成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海报生成工具: 1. Canva(可画):https://www.canva.cn/ 这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在线设计工具,提供大量模板和设计元素,用户通过简单拖放操作即可创建海报,其 AI 功能可帮助选择合适颜色搭配和字体样式。 2. 稿定设计:https://www.gaoding.com/ 稿定智能设计工具采用先进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分析和生成设计方案,稍作调整即可完成完美设计。 3. VistaCreate:https://create.vista.com/ 这是一个简单易用的设计平台,提供大量设计模板和元素,用户可使用 AI 工具创建个性化海报,智能建议功能可帮助快速找到合适设计元素。 4. Microsoft Designer:https://designer.microsoft.com/ 通过简单拖放界面,用户可快速创建演示文稿、社交媒体帖子等视觉内容,还集成丰富模板库和自动图像编辑功能,如智能布局和文字优化,简化设计流程。 此外,还有以下相关工具: 1. 谷歌图像生成工具:理解能力强,有使用门槛,不能输入中文,每日免费 500 次,生成速度快,可调整提示词和选项,能根据提示词生成不同风格和复杂程度的图像,随机种子影响生成结果,可提供参考图设置主题场景样式。 2. 即梦:上线了 2.1 图片模型,可以生成中英文字体,海报可以直出。网址:https://jimeng.jianying.com/aitool/image/generate 。 3. coze:https://www.coze.cn/template/project/7442540084944994344? 。 请注意,内容由 AI 大模型生成,请仔细甄别。
2025-03-06
我有七篇参考文献,如何给ai提问学,让我能够做出论文,本科
对于您拥有七篇参考文献并希望借助 AI 来完成本科论文的情况,您可以向 AI 这样提问:首先,清晰地描述您的论文主题和研究目的,比如“我正在撰写关于,请您据此给出具体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同时,您还可以询问 AI 如何有效地整合和引用这七篇参考文献中的观点和数据,以支持您的论文观点。
2025-03-06
aigent成熟后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AIgent 成熟后的发展方向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层面: 解决记忆力问题,包括提高记忆准确性、完善逻辑完整性、实现合理遗忘、优化长期记忆机制与 Token 长度和调用效率之间的制衡。 增强长 Token 能力,如刚发布的 Gemeni1.5 在研究中达到 10M 的 Token 长度,ChatGPT 也在近期官宣了“记忆能力”,国内也有公司专攻超长 Token。 提升“使用工具能力”,出现了如字节推出的 Coze 等中间层产品。 2. 应用层面: 以人的方式相互交流,自主搭建社会协作关系,最终实现模仿人、替代人。 成为“一人公司”的数字员工,以大语言模型为大脑,串联所有已有的工具和新造的 AI 工具。 从“能力积累期”进入“应用爆发期”,多智能体协作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主流范式,专业化分工与场景深耕是必经之路。 从规则驱动转向学习驱动模式,自主能力由多个核心组件协同支撑,多智能体系统(MAS)成为复杂任务解决方案。 构建智能体能力评估的统一标准与方法,建立可度量、可对比的评价体系。
2025-03-06
现在人工智能处于什么阶段
目前人工智能仍处于“任务渗透”阶段,而非“职业颠覆”。最常用于编程(37%)和写作(10%),对体力劳动和专业职业影响较小。中等收入、高学历职业的 AI 采用率最高,低收入和极高收入的较低。AI 增强人类工作的比例(57%)大于完全自动化(43%),短期内主要是辅助工具,而非取代人工。未来可能从“人机共创”模式向“任务外包”模式演进。 在过去,20 世纪 60 年代人工智能的研究更多处于理论阶段,不能实用。但随着计算机算力的增长,神经网络取得了突破。例如,2009 年和 2012 年分别在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比赛中取得成功。 如今,AI 产品在客户支持、法律服务和软件工程等行业展示了与市场的契合度,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经历快速增长,但也存在投资回报、融资环境不均衡、用户保留率等问题。预计 2024 年将是真正的 AI 应用从“副驾驶”转变为“人类代理”的一年,未来将更有能力完成更高层次的认知任务。
2025-03-06
AI的应用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AI 的应用通常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聊天机器人阶段:这是 AI 应用的初始阶段,主要实现简单的对话功能。 2. 推理系统阶段:能够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 3. 智能体阶段:构建具备自主思考、决策和执行能力的智能体。 4. 创新者阶段:在某些领域展现出创新能力。 5. 完整组织阶段:形成完整的、综合性的组织形式,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2025-03-06
怎么通过ai赚钱
通过 AI 赚钱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利用 GPTs/GLMs 赚钱: GPTs 的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在于数据和服务(定制化 Tools)。例如,像 WebPilot 的作者通过自己开发的搜索接口提供搜索服务接入 GPTs,或者像小红书写作专家作者收集大量小红书数据和规则包装成 GPTs。但简单通过 Prompt 创作的同质化产品容易被复制,红利期的钱可能不长久。 2. 借助 AI 工具进行创作和服务: 例如使用以下工具: AI 研究工具:Claude、ChatGPT、Bing Chat、Perplexity 等。 图片处理:DallE、Leonardo、BlueWillow、Midjourney 等。 版权写作:Rytr、Copy AI、Wordtune、Writesonic 等。 设计:Canva、Clipdrop、Designify、Microsoft Designer 等。 网站搭建:10Web、Framer、Hostinger、Landingsite 等。 视频处理:Klap、Opus、Invideo、Heygen 等。 音频处理:Murf、LovoAI、Resemble、Eleven Labs 等。 SEO 优化:Alli AI、BlogSEO、Seona AI、Clearscope 等。 Logo 设计:Looka、LogoAI、Brandmark、Logomaster 等。 聊天机器人:Droxy、Chatbase、Voiceflow、Chatsimple 等。 自动化工具:Make、Zapier、Bardeen、Postman 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多种途径可以利用 AI 赚钱,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功,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和市场需求,并不断创新和优化。
2025-03-06
你整合了哪些大模型
以下是整合的一些大模型: 1. Poe:由 Quora 开发,有 APP 版本,支持跨端使用。集成了 Chat GPT、GPT4、Claude+、Claude、Dragonfly 等模型,同时支持用户自建 Chatbot。不同语言模型回复效果有差异,适合需要调用多种大语言模型的用户。Dragonfly 擅长给出较短的回答,并擅长在输入中给出示例时遵循指示。Claude 更擅长创造性回复,配合 Poe 中的提问引导,非常适合在查阅资料时使用。但 GPT4、Claude+产品需要付费订阅使用。访问地址:。 2. 多模态大模型: Flamingo:代表了一系列视觉语言模型,旨在处理交错的视觉数据和文本,生成自由格式的文本作为输出。 BLIP2:引入了一个资源效率更高的框架,包括用于弥补模态差距的轻量级 QFormer,实现对冻结 LLMs 的充分利用。利用 LLMs,BLIP2 可以使用自然语言提示进行零样本图像到文本的生成。 LLaVA:率先将 IT 技术应用到 MM 领域。为了解决数据稀缺问题,LLaVA 引入了使用 ChatGPT/GPT4 创建的新型开源 MM 指令跟踪数据集以及 MM 指令跟踪基准 LLaVABench。 MiniGPT4: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方法,仅训练一个线性层即可将预训练的视觉编码器与 LLM 对齐。这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复制 GPT4 所展示的功能。 mPLUGOwl:提出了一种新颖的 MMLLMs 模块化训练框架,结合了视觉上下文。为了评估不同模型在 MM 任务中的表现,该框架包含一个名为 OwlEval 的教学评估数据集。 XLLM:陈等人扩展到包括音频在内的各种模式,并表现出强大的可扩展性。利用 QFormer 的语言可迁移性,XLLM 成功应用于汉藏语境。 VideoChat:开创了一种高效的以聊天为中心的 MMLLM 用于视频理解对话,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制定标准,并为学术界和工业界提供协议。 大型模型主要分为两类: 1. 大型语言模型:专注于处理和生成文本信息。 2. 大型多模态模型:能够处理包括文本、图片、音频等多种类型的信息。二者在处理的信息类型、应用场景和数据需求方面有所不同。 此外,相对大型模型,还有被设计来完成特定任务的规模较小的模型,例如最初用于图像分类的模型,只能分辨是或不是某一个东西(比如猫、狗)。
2025-03-05